...

最讨喜的广告之一,一下子就记住了。
这个表情恰到好处,像奶油加了盐。

首先,我是冲着画面来的,作为截图党

每次看到有人拿面相说事,这是刻板印象没错,就跟算命一样,需要用的时候就拿出来,不需要就不信宿命了

然而,自从算命先生这个意象在古装剧里滥用后,什么雁回时,国色芳华,墨云主要还是在大女主剧里,它的文化符号就只挂钩上了骗子。
在古代强调主角团被封建迷信所害,然后又靠着这种糟粕收买算命的戏码来反杀敌人,今后再看见这样算命剧情我就只剩下疲倦了,这也是同类剧,产生重合套路太多必然结果

没看之前,在哔哩哔哩上看了很多up的观后感,大多数都在着力吐槽里面的象征性口号女权,这个也是必然结果,
导演往往只擅长拍一种风格
电视剧注水的情况又不是不能理解,一味地追求艺术表达也要先吃上饭不是,了解这一点,就足以
和”美妆蛋“这个词出圈这一现象。

但是影视剧制作繁杂,大多数情况下选人就是需要固定的风格模板,考虑到制作当中的问题以及导演总有四方兼顾不到的疲态

首先
这是部好剧吗? 是
1,选角的契合度
(大多数都是老戏骨,演技可圈可点)
2,唐风的氛围感
(布置温馨,用心)
3,画面的可取度
(色调的拖展性)
4,音乐的陪衬性
(请了不少精通乐理的高等乐士)
当然我不做过度评价是因为剧情到了约20集就出现疲。
其中男女主感情戏可谓是没活硬整。
可看的只有女一和男二的感情戏,男一女一的太平淡,男二女二的太片面。
这也有投入度到位但是理解却不能更↑一层楼。简而言之就是女一的魅力没有演出足以让男一男二都为之神魂颠倒的程度。
1
男二的痴狂,女一一直用他骗自己来找补,但是本身的形象却勾不起白月光这个意象。
导演十分聪明借用道具,比如小白兔被杀,来隐喻,之于之后下人买的怀袖香被嫌。
导演也有刻意回避女主的过度心机和权谋
意象用到了,用对了,但是表达都只是停留在了60分(对又不对,多重隐喻,似是非是,模糊了中心思想)

顺带一提,这个导演喜欢用意象已经达到了疯魔的程度(也并无大错),每次的空景都与剧里当下的情境多多少少契合。
带有一些年代怀旧感,有一丝丝物是人非的哀怨
代入感挺强

...
...
...

2
到了男女主对戏,男一女一剧里表现的化学反应尚可,
就是很多时候男一给的戏,女主没有给出二人之间的进一步,
剧本很明显了,就是男主一直施压,女主总能脱困,并且绰绰有余。
就是女一像小猫一直挠王爷心窝,霸道王爷无可奈何也乐在其中 这样的
3
之于男二和女二,毫无化学反应,有也是浅显的,就不多说了
多次用台词来凸显二人的立场,
导演的小聪明不过分跳戏,也就行了

就是此剧着重于塑造每一个角色,且同时要求他们几乎都有风气和迫不得已的心理历程,这样的人物小传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给7分,看的时候感觉到塑造的世界里的有爱和迷糊到有那么几瞬间想住进去的冲动了
但是后院,布置的那么用心,
滤镜什么的,氛围感做到了温馨
因为这样女一才会在王爷心里慢慢有了位置,住进了王爷的心里
这样的温馨魂牵梦绕着男一,让他对母亲的投射也有了归宿
所以对于后院的刻画其实算是重点
然而剧里却几乎没有展现的镜头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导演不习惯拍情景废片呢
或是感性程度没有达到那种溢出的人物合一,人景合一

...

一开始没怎么看好这个演员,前面觉得就是个炮灰的路人,然后后面又加了娶幼贞的剧情,这样格局打开的还行。

他的信念感大多数情境下都很符合,尤其是演催情戏,刻画只是细微的不够,8分

至于女主的演技呢,也可圈可点,不出戏就是好的,取决于她的表演习惯,大多数时候都挑不出太大毛病。

因为啊我都是顺着截图说的所以会有乱
没有太多批评的意味,总体观感甚好的。
只是提出一些让你们了解哪里还有待改进

(看到觉得有意思的画面就截了,我就不严谨了,挑一些截图说的七七八八就行)

...

这个女主抱着牡丹的戏,原意是女一男二重逢,表现女一在男二心中的位置,即突出女主如牡丹一样的品质(清新脱俗)

她有演出来吗,有,有形,但没有气质
(只是略微符合导演的点题,没明显感觉到聪慧如兰的感觉,即旺盛的女孩生命力,的确在她身上难寻,)

...

这里数落男主,说的同时却盯着衣服看,犯了个出戏的错误,机械的背台词,本来我挺期待她能发挥好的
只因为,情绪宣泄戏份是她最擅长的东西,但是却没有

只需看只出现了一两集的何洁,瞬间就高下立判

...
吃戏这种随手拈来,

救命,这个角色太契合她了

...
BGM自动脑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
现在何洁气场都这么强大了吗

这气场强大到说是太后我都信,衬托后面的女一像丫鬟,真没有刻意的黑,心里话(我好难)。

...
这种老实巴交脸,乖巧样子最招上老一辈喜爱

剧里给了摇摆位的女配回娘家的戏码,
这一家人全是情绪输出,也是导演一贯的套路,粗暴的爹,和稀泥的妈。
(这里就是明显拍给老一辈人看的),笑
理由是,你就看这个六弟他演的憨不憨吧

...

剧里对于大王的塑造,威严感到位了,但也是浮于表面,没有陈建斌,还有三国里的司马懿,那种一看就是城府颇深,不自而威的程度
塑造的氛围渲染人物气场和本身自带的
你总要有一个吧,所以问题不大

...

又是一个着重于独立又套着封建皮的
也不是不行,顺着人物小传演偏了一点,恶毒是女二通用表情包

大王的女儿,心机颇深,剧里男二一直强调不喜欢女二的权谋,除了导演用道具塑造出来以外,比如第一次进刘家那些摆设和回去长安男主强调加了软垫,包括这次的紫竹茶。

不够疯,所以看男二女二剧情不够爽,
没有墨雨云间里面那位疯批公主演的那么够瘾,
但是一旦过度,又显得这部剧太肤浅的只是迎合表面
男一女一之间的暧昧婉转就很受用了,女二男二之间的,
只能说二人之间化学反应和戏剧张力没那么大,我需要更多

...

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说,感觉里面的氛围感很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即使是恶毒角色普遍友好,多多少少找补点,多次对女主没有赶尽杀绝。(当然这也是一处金手指)
但是这种女主化险为夷的桥段与心理预期重合,观众大多数会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下面我贴了两个图
很多时候她的反应可以称之为灵机一动
这也是头一次看她的剧
也有不少镜头里她出戏,很多都是在别人的镜头里

演员的状态还是要好好学会照顾自己

...
...

对于这种明显的脸的异样已经浮出屏幕
我不会黑她
不惋惜,不讨厌,甚至还有点喜欢
(总比那些一个表情演到尾的强多了)

的确,很多时候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她可以让我忽略脸部带来的这种明显的诡异感。但是一到这种静态的,屏幕出现两张脸的情况,就完全绷不住。

最后
男主,
很犹豫啊,这,这个问题
他让我,多次幻视到了井柏然
这个是最要命的
因为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如果是柏的话,表现力比他,好
当然我不是井柏然粉,只是印象里他的风骨很符合这样的唐代文人风流墨客,和玩弄朝政的权臣,随便搜了搜图片贴上来

...
...

两个人是同一个表演老师教的吗,演戏思路和呈现风格居然如此雷同,甚至气质都好像,就不放对比图了

跟之前我看的日剧一样,里面的男主让我幻视到了很多日剧同类男演员
由于是日本人,又记不住名字,反而加大了这种癔症

简单说就是在看A演这个镜头的时候,我心里不由自主会觉得,这个状态我在之前B身上就看到了,不是惊喜感。
而是他们摸到了标准答案

这个就有些说道,你说标准答案好不好
毕竟如果你是阅卷老师,如果你发现同学们的回答都是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

这就是我现在的心理状态。

当然,男一的演技很棒,
但是
到了20集左右,当剧情拖拉,要展现男女主感情等一系列问题突出以后,依旧是那个状态,什么状态呢自己去剧里看(俏皮,台词语气速度,眼神)

没有感受到强烈的变化,仿佛你也可以说男主从第一集就爱上了女主

总之,再往想下看就感到无聊了吧
现在的电视剧都是前几集出彩居多,结尾不完善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导演的通病。
也因为调度,你在这个地拍好了,当剪辑出来发现还有不足,也不一定要去弥补了,毕竟演员有档期,场景有预约。

反而一开始不好看的剧普遍最后都挺
当然这是次一点的导演,抓不住节奏,即使后面渐入佳境也是到了应付了事的阶段

最后来点男主帅图,安慰一下
并不是谁替代了谁,那样说太不尊重演员了,男一也有很多表情挺不错

...
虽然帅是挺帅,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笑几次,哪怕是对着女主也是,缺了份鲜活

也有可取之处
毕竟
井柏然来演又会演过,
因为太会“表演”,这该死的演员的表演欲
好像是之前看到他跟宋威龙演的那个剧

忘了叫啥不(补:君子盟)
然后好像也是这种疯批宰相不受待见的剧,这种角色现在也快烂大街了
那么这种浪荡形象到底是谁带起来的呢
看过几个镜头,没细看

就是说井柏然那个人物是立得住的
化些浓妆如陈坤的厂花妆都不觉得违和

最后,千人千哈姆雷
诠释的角色是没有绝对的标准
勿片面

没有人受伤的世界最好不过
但是演员就是那么残酷啊没有办法
类型片,类型演员,
几乎没几个演员可以做到每部戏都让人眼前一亮。

分割线
~~~~~~~~
看到了22集
这第一幕就让我

...
这个我截图是单纯觉得花鸟使好可怜

其实女一跟皇上,二人对手戏的张力冲突太平淡,锐化了皇上扮平民部分的戏剧性。

三郎跟男一争执把风筝线弄坏了飞掉到女主院子里,而后三郎爬后院墙拿风筝,摔下来时踩坏了女主的红牡丹,

这里女一跟男一争夺牡丹价格的戏,
1
女主没有表现出对红牡丹的怜惜
(我是说真正的怜惜之情)
应该逼着三郎到脸红为止
这时候在插入男一的制止
表现男一护着皇上和护着女主两方面
让人混淆视听,分不清动机,
不失为一种心机
要演出来其实挺难的
因为我看不到任何一层
反倒是女一跟世家子弟娓娓而谈的讲道理
像极了伪人
之前一直刻画她的对于世家子弟的反感
如今到了用武之地却一概了之

2
没有突出女一的贪财热情与皇上平庸浅薄外在伪装的这么一个身份对比
男一好心帮三郎讨价还价的戏码,这段戏我在看的时候就感觉有很多东西没有表达出来。

而后女一把红牡丹养活了去要钱这一段。
女一说养的时候多么多么用心,这时候男一突然来了一句,她就是想抬高价。

这里她的演法是一脸鄙夷的
而真正的“少女派”演法,应该是一下子就表达出被戳破心思的气愤和憋笑

这样才有平民玩弄皇上的喜剧感。
当然这里皇上是不是装的就很难说。

为什么要这么作
因为这是一部大女主剧,要时时刻刻圆润人物弧度,去让观众去发觉女主身上不同的闪光点,
让皇上心里记住这个颇具个性的商贾出身的女一

如此,戏才有层次。
不止一次演错戏,不止一次跳戏,即使这样,我仍旧是看了下去。
因为演员演的不如我的心理预期,是很正常的,
因为像这样的时刻,太多,
看入戏了,带入了我自己,就会要求更多,需要演员的演技更加逼真,或者更具备戏剧性和观赏性,这样我才能沉浸其中。

分割线
~~~~~~~
23集

这集,前半段,剧本太精彩,后半段略逊
完全是考验信念感的独白。
然而,
女一勉强在状态里,
男一话。。。略过,
毕竟这里他只剩下功能性

前半段的台词又是那种融合了演员对于角色所有的理解,还有兼顾之前的点点滴滴,才能抒发出对的情绪。

简而言之,这一集,女一台词明显不行,而这集的台词推动,恰恰不需要她说了什么,而是她的情绪能够抒发到位,在状态里即可。
在男主眼里,不管她说什么都可以。
重点突出一个情人滤镜
但是,
她又又又又又一次让我失望了。
求别人买下她
她的态度就是随口而出
没有启承,没有转折,没有伏笔
没有表达出女人就是情绪动物这个最最最底层的逻辑。
至于纯真,自重,敏感,容易想歪这些需要女一表现出的最基本的女性特质,
而且要先表现出烈性,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后面表现出的温柔才有致命吸引力

这集女一应表达出自己绝对的真诚感,自证的态度,以及凄惨悲凉感才能打动男一
一开始,可以,可以要憋着,突出后面知道男主早就买了自己后的欣慰也好,感动也罢

什么店铺,三七分,钱罐子,地契,还债乱七八糟的狗屁
在他眼里你就是不可多得的知己
而她,依旧是兢兢业业背着台词。
殊不知,这集的台词需要烂熟于心并且一口气说出才有效果,
且不管她说了什么,情绪输出才是重点。

终于到了与闺蜜开撕的反向突出女主戏,
她的义正辞严全是表面装饰,
蛋糕要表里如一散发着小麦香气
奶油水果皆是表面点缀
依旧是之前那句话
不管你说了什么都没事,
哪怕你嘴里数着1234,
重要的是展现出你那冰清玉洁的美好品质
才可以衬托你的敌蜜何等劣势
这样她的离去能合理解释

晚上烧烤摊子,
要让男主觉得她就是烈性的倔驴?
一个有血性有品德的好姑娘,需要呵护,一个温柔的贤妻良母,需要尊重
当她说出好友这个词的时候
他不会心痛吗?
(这样的角色我首先想到的是陈昊宇那一脸义正辞严的样子)
毕竟傻人有傻福
只是单纯的指出长相带来的直观感受
不要想多了哦
换个人演
就立马能听出好友的多层戏剧性了吧
比如,
她刚刚经历哑女离别,冷暖自知,自卑敏感,不敢贪的太多,也不想乱了他的心。
比如,
她木鱼脑袋,傻的可爱,痴情人终究是错付了,突出男一的小心酸

...

但是,
这一集除了流水账还是流水账
要是有了对的信念感就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谢谢你,
让我感受到了演技的重要性
否则我都不知道自己嗑到现在到底在嗑个什么玩意

...
我发现她挺有演恶女潜质的,偷感很重,逼宫审讯这种戏份信手拈来

信念感这种东西挺玄乎的
演好人她还欠些火候
演起坏人她手到擒来
嗯,到24集这里就完完全全看不下去了,剧情为了注水已经毫无逻辑了,就看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