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一口氣看到第十話的時候這部劇的每一個角色都帶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也終于明白了為啥我對象不讓我看之前翻豆瓣。
一、被割裂的愛
PS:覺得前面冗長直接可以跳到1.1
首先我想問的問題是,但是對于正确與否的界定,該由什麼作以評判的依據?(我并不是想洗白劇中那些人物的動機,每個獨立的個體從成長到塑造出自己的性格與三觀,與原生家庭和童年遭遇息息相關,律法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道德的,但我們不應當設想,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三觀都是以之為評判标準的,不然律法也失去了被寫在媒介載體上的必要性,變成了格言和約定成俗的叙事話語)如果将這部番作為作品,而非我們日常休閑娛樂所消遣之物的話,我們從中到底又能看出來什麼呢?
我想,首先我們所能看到的是一種本不應當被割裂,但是作者又把完整的被割裂出來的愛展現在我們面前。可能我用長句去說有些難以理解,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看到的并不是完整的愛。就像大多數人看到這種題材的動漫,第一個反應想必是諸如——扭曲、變态、非正常。
因為普世的愛情本不該這樣,不該劇中種種的占有欲,各種難以描述或獵奇的變态欲望。愛應當是健康的,應當是有活力的,情感也應當是雙向的,“且理應遵循社會的正義與法律為基礎”
而劇中所有人物的愛,都是被割裂為愛欲與道德兩個東西,我們看不到道德的在場,我們隻能看到失去道德約束的,每一個人心裡被放大的愛欲。
1.純粹的愛——如熊一般的砂糖女孩
也就是說,砂糖女孩并不是一個單純的人,而被展現為一種放大化的欲望,名為愛的純粹概念。
因此我們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被道德和律法約束的痕迹。遇到鹽醬之前,砂糖和閨蜜天天出去逛街,(當然這也并不是說不道德,每個女孩都應該有自己生存和尋找愛的權利和方式,但人不應當在自己餓的時候去逛超市)在雨夜中無處可去,被一個制作赝品的畫家收留,會因為畫家索求的并不是她的身體,而是作為畫家的模特而驚訝。
畫家其實是一個契機或者說線索,也是砂糖作為一種純粹的愛的分割線。——愛在不明白愛究竟為幾何時,成為了被欲填補的空洞。愛與欲同宗同源,但殊途并不同歸。
畫家之前,欲是人進化以來未被舍棄的性沖動;畫家以後,欲是脫離了獸性沖動的存在與擁有的概念信息(那個畫家隻愛空虛的砂糖,阻止砂糖獲得真正的愛,但砂糖的愛之概念仍然是被欲填滿的);畫家死掉後,砂糖才真正的被愛填滿了内心的空洞,成為了一個不完全的愛的純粹概念。
另一個線索是,遇到鹽醬後,與鹽醬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的分割。
在遇到鹽醬之後,砂糖宣稱自己找到了存活的意義。但是那真的是兩個人存活的意義嗎?對于砂糖來說,鹽醬是自己每當遇見苦澀的東西後,維持自己的瓶子不被腐蝕掉的糖。是自己面對這個惡心又現實世界的一劑良藥。隻有這種純粹的善能支撐自己不壞掉,去填補自己内心的空虛。(純粹的善概念,見2.2鹽醬)
砂糖想把鹽醬關在屋子裡,告訴鹽醬這個世界是危險的,砂糖讓鹽醬避開了醜惡,同時又把象征這個世界美好一面的蛋糕買給鹽醬吃。砂糖一方面希望鹽醬不被世俗污染,另一方面又希望世俗的美好一面令鹽醬永久美好。砂糖對鹽醬的愛太過偏執,就像劇裡,任何妄圖接近鹽醬,占有鹽醬,傷害鹽醬的人。都被砂糖一個接一個的處理掉了。
PS:其實這種很好理解,(當然我隻是舉個例子,不代表兩個論證有絕對的正相關,我寫這些隻是作為我個人去理解這個的一種方法,不是唯一解與最優解)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朋友。大家聊天時總是互相訴諸衷腸,有人遇到困難時,彼此告訴,以前我也經曆過你這個時候的痛苦,現在看到你在遭遇和我以前遇到過的一樣的事,我想去幫你,不讓你成為一個[像我一樣後悔]之人。
在鹽醬發現了砂糖所作所為之後,鹽醬舍棄了砂糖,我覺得作者在這裡的目的并不僅僅是通過反面樹立鹽醬這一個人物形象,更多的是表達純粹的善與純粹的愛其實有些時候是沖突的,不僅僅是社會性與道德性的問題,而是純粹概念之間的相互沖突。
就像上文提到的,砂糖此時的愛是不完整的。愛渴求脫離于社會惡的善,但愛一定不能不顧渴求對象的感受并隐瞞(或者說将對方當做所有物,亦或者無視對方的需求)——愛是雙向的,不是單向障礙。
在砂糖打通了這個單向的障礙後,鹽醬才真正的堅定不移的選擇了砂糖,就像最後一集遇到哥哥并獲得了母親對鹽醬所作所為的解釋後,鹽醬依然堅定的站在了砂糖的身邊。
當一個人物在悲劇的劇本語境下獲得了完整,那最适合他的歸宿是直面走向死亡。脫離了生與死的陳舊命題枷鎖下,完整将會成為概念留存在整部劇的悲劇内核之中。最後砂糖與鹽醬從深淵中落下,跌落到星河的天堂。尋求愛的砂糖少女真正找到了屬于她的一切。(突然想起來飛躍瘋人院和BSV中倒挂的天堂與地獄的畫像)
順帶一提動畫表現也頗有意思,聽到這些話的砂糖一瞬間地闆就全部塌陷下去,底下唯有無盡的空洞,下一個鏡頭生硬的切回了砂糖扶着門的近景,仿佛跌落隻是聽到話語後一瞬間的失神,但無法發聲與移動的痛苦又不斷證實着痛苦正在發生。
2.2純粹善的概念——脫離世界的鹽醬
明天醒了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