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書海編舟記
雖然做的一向是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但當他們以細小而綿密的針腳,連綴起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文獻,為讀者編織出一條條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便是作為編輯的高光時刻。
和編輯一樣,文學翻譯也是一種與孤獨相處的工作。他們憑借對文學的熱愛,獨自泛舟于浩渺的詞彙之海。以遲緩而審慎的态度,為讀者掃除語言障礙,讓人們得以領略到更多非凡的作品。
和文字纏鬥,與自己較勁,在範晔看來:文學翻譯是一種艱難的快樂,也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快樂。

Ep2:二手書的奇幻漂流
去台灣的時候記得要去舊香居看看,除了女書店還有舊書店,更向往台灣了🥺,那裡的人們能受到更多書籍的熏陶和滋養,難怪能産生如此多且優秀的藝術作品。
書籍增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羁絆,讓人感到慰藉。好想遇到那輛移動書車,蝸牛和lulu都是浪漫英雄!
書籍也延長人的三倍生命,這一集裡說,書本身有一個故事,作者還有一個故事,買書的人也有故事,二手書那就是四倍生命啦!

Ep3:繪本中的奇妙世界
作為藝術家,蔡臯總是善于用審美的眼光打量一切,她如同一個收藏家,采集并珍藏着生活中那些雪泥鴻爪般的美好瞬間,再把這些反刍、提煉,詩化成她筆下的繪本世界。
童書是非常非常有力量的,它的力量并不是征服一個王國,或者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它的力量是:它總是在微小的事物上面去呈現它的魔法,就是像孩子的心一樣的,像小草萌芽一樣的。隻有孩子的心靈被這樣的事物潤澤過,它真正的魔法才會産生,這樣的魔法會支撐他(她)們在最叛逆的時候、在心裡最有失敗感的時候、在遇到孤單和死亡陰影的時候,去支撐他(她)們,去選擇真正近乎心靈最光明的事物的那一條路。這就是繪本世界,這就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祝福。
蔡臯以一隻畫筆,勾勒民間文化的一縷幽脈;以藝術家的眼睛,回望農根文明的安甯與美好。
穿過人生幽暗的山洞,最終抵達的,是柳暗花明的桃花源。
結語:繪本,是繪本制作者想象力的結晶,是與孩子溝通的萬千的極其有效的方式,它是雨露,滋潤孩子的心田;它是彩虹,是孩子五彩心靈的折射;它是橋梁,跨越文化,年齡和語言的界限,溝通了孩子和世界。不同類型的繪本,承載着繪本制作者不同的願景和堅守,或以兒童的尺法,編織着一個個微妙又童真的世界,或以文學的度量衡,打通了思想結晶與童真的通道。在心靈的海洋,繪本帶着繪本制作者吹起的浪花,每一個孩子,就像小鲸魚,在波瀾中成長,領略繪本中的奇妙世界。


看到現在最喜歡的一集!感謝世上還有這麼多大人,還願意去保護兒童們純真的心靈,讓她們看到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
我記得我是在高三的雜志上認識蔡臯奶奶,用方言說的童謠好好聽,好喜歡這個慈祥善良的小老太,一定要壽比南山啊!
從畫給成人看的繪本到畫兒童繪本,熊暗變成了熊亮,這個想法也太天才了!他去大自然裡尋找靈感那一段,他筆下的一個個生物蹦出來的瞬間好萌!!!
粲然的名字好好聽,看着就明亮,予人希望。替玩偶們給每一個小孩子寫信這點真的很戳我……就像扮作聖誕老人一樣,有這樣不掃興的大人真好。

Ep4:設計師的紙上王國
從内容中來的設計往往謙卑内斂、不動聲色,但細看之下總能發現設計師們原來早已把隽永的情感與深邃的思想,都統統鎖在了那方寸之間。
古老的石頭,因刻在其上的碑文,而被長久地凝視。那麼木頭、珍珠、隕石,乃至世間的萬物,也都能被制作成書籍,在更久遠的歲月,在更廣袤的空間,被書寫、被閱讀、被領悟。
通過賦予一本書黑的形态,色彩,氣味,帶來的是呼應感官的深度溝通和無窮想象。


《苦命天子》的拼圖設計還有網狀連接也太巧妙了!(許多個打亂順序的碎片最後指向的都是那命定的結局)
薄英也好厲害,想到用不同的材質體現不同風格的書的不同特質。

Ep5:快時代閱讀指南
在手機壟斷都市人精神生活的今天,在熙來攘往擁擠不堪的地鐵上讀書,或許是最沒有儀式感的閱讀場景,但他們的存在提醒我們,閱讀如同柴米油鹽,都是生活本身。我們緻敬朱利偉和她鏡頭内外的地鐵上的讀書人。
在楊早看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深度閱讀都不可取代。它是人們認識生命真相,抵達世界深處的最佳路徑,但他也知道閱讀不應該是一件故步自封的事,隻有廣開門路,才能為人們在這個時代裡打開閱讀的更多可能性。

事已至此,先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