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蠻大膽的實驗電影,導演說這是剪輯的第四版,有意弱化叙事突出影像的流變。

前面的旁白配上瑣碎的畫面個人認為并不具過高實驗成分,最後一段用膠片拍攝,剪輯用了很多交錯重重疊疊的影像,制造出了列車穿過隧道的感覺。

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這一段,因為這段屬于最契合該片母題的段。導演說可以在半夢半醒中感受這一段影像呈現出來的對時間、存在的叩問。扣掉一顆星上原因在于,既然弱化叙事(内容)和影像突出(形式)似乎在進度條上就有些被割裂來了,那麼導演可能沒太大必要把兩者看作此消彼長的兩個手段。

導演映後的時候說,前幾個版本很多觀衆會好奇小何種種行為的動機,并就此提問,就個人感受而言,既然是劇情片,那麼總會有觀衆抱着看劇情的心态而來,這是無可厚非的,我也相信導演将來會有功力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影像突破。

特别的喜歡的還有電影前中段用到的一些特别的影像技術,比如抽幀、還有類似熱感設想的鏡頭。看得出來導演的攝影功底很不錯,對光影的調度很考究。

“我好像得了老年癡呆,但是人總該保留遺忘的權利…”給高分的主要原因是,在如此弱化叙事的片子裡,我還是能感受到精神共鳴。映後導演說,相對于那些值得紀念的輝煌時刻,我們一生中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了等待、無聊等這些無意義事情上。這部作品就是希望捕捉這些被遺忘上片段,再呈現出來。

多少人已經習慣通過影像來記憶?傳統的、平鋪直叙的畫面已經不足以在人的記憶裡留下一席之地,但影像的突破又是那麼阻力重重。

謝謝導演!期待新作。

...
導演送的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