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打开过两次都只是看了开头,当时觉得太沉重了。果然很多事都要等合适的机缘来开启,现在再看这个电影,竟然像是给自己做了心灵治疗。

拥有失落灵魂的青少年,像抓取空气一样面对生活。面对向下坠落的引力,面对荷尔蒙萌动,面对社交中的失重,心灵特别容易掉入深不见底的枯井中。

在此时,是这么这么的想得到救赎和看见。男主的出现无疑像是神一样把阳光伸入了他们的生活。但,这终究不是最终的解药呢。

在站在男主的视角来看,当我们长大以后。童年的创伤如影随来,我们发现家长的不堪,以及当初信任的、依赖的他们,有自己的桎梏,有自己想要的救赎和原谅。同时,看见一些困在经济和精神深渊的周围的人,自己爱莫能助的无奈的心情。这糟糕的生活。

这些事带给自己的拯救欲,愧疚心,摧毁欲望。对家长的恨,创伤一阵一阵袭来。有时候生活好像又是过不去的。

但我仍想表示,要保持不可救药的乐观。克服这些无奈,偶尔冷漠。在精力充沛时施以援手,在筋疲力尽时适当自私。童年创伤就让它隐隐作痛。想不通的事不必再想。

我大学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看见”我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之儒雅,之智慧,之包容。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一个长明灯。

对现实成就的追求是可以治愈一些痛苦的,在对目标的琢磨中,现实的侵蚀的速度仿佛又慢了一些。

习惯一种孤独,要拍拍灰尘继续前行。想起当时沉溺伤痛文学的我听见舒老师对我说的话:“多看一些积极乐观的书。”这当时听起来有些鸡汤的话,被现在的我听进去了。

在眼下的世界,我们需要保持不可救药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