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

很早以前就零星看過電影裡的一些畫面,畫風很符合我喜歡的。對于中國的電影和小說,我都特别鐘愛上世紀的調。

張愛玲這個名字是更早出現的,可我總沒看過,其實是怕,我最怕女人筆下的故事,更何況張是開先河的。

《半生緣》我原以為是個頗為落寂的愛情故事,讀到一半,渾身涼意,原來是個鬼故事!

開篇很長的時間都在描曼桢和世鈞之間細小的暧昧與纏綿,似小溪潺潺流,似冬日溫暖的火苗。好許久,我翻書的速度很慢,我總這樣,我喜歡洶湧澎湃的,但我知道這後面必有大乾坤。我更喜歡初緩後湧的感覺。後面大半篇是一口氣讀完的,腦瓜漲漲的,心裡酸酸的,我哽咽,眼睛朦朦的一層霧。我呼了一口氣,我跟着顧曼桢和沈世鈞一起度過了半生,他們回首半生終是無緣,但我與他們的緣開始連接。

許鞍華導演是能接住張愛玲的,半生緣從文字再到影視作品的呈現,是成功的。許鞍華像是把張愛玲的夢境複刻了出來,換句話來說張愛玲和許鞍華之間也有一根線,許鞍華是懂張愛玲的。

電影裡對一些場景的還原,與我看書時腦補的畫面十分相似。例如曼桢出逃後當老師住的那個小隔間,曼璐躺在她的床上,穿着華麗與樸簡的房間形成強烈的反差。電影畫面及色彩都很出挑,大部分的畫面都是灰色調,壓抑、沉悶,貼合時代背景也貼合了半生緣這個故事。即使不看情節,這部影視作品一幀幀的畫面也富含了非常多的中式美學,出彩的不止是張愛玲的故事。

可我鐘愛文字多過電影。我愛文字裡的細膩,電影時間有限,無法表達出小說裡的感覺。電影對人物的刻畫也十分有限,常常是幾個鏡頭或是幾句話。

大量的文字堆積,描寫到極緻的心理活動,輾轉惆怅,家常裡短,晃過神來,讀者好似也度過了半生。書中的線更長一些,對人物性格刻畫得十分有力,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讀完後我感覺這世上真的有沈世鈞和顧曼桢這兩個人,反觀電影因為時間有限,盡管演員演得再好看着都像套着人皮的木偶。

書中的顧曼璐更加矛盾,更加壞也更加悲慘,一邊愛着妹妹但又一邊嫉妒恨她。與初戀情人分道揚镳供妹妹讀書選擇去做了妓女,到頭來初戀情人愛上妹妹連承認他們之間的往事都不願,發了财的窮丈夫也視妹妹為珍物。顧曼璐在書中是被顧曼桢恨透的,曼桢也知道是姐姐和姐夫一起做的局強暴她毀了她的一生,而電影把這一矛盾點弱化了,曼桢不夠痛苦。書中的顧曼桢極其悲慘,是因為失去了對她最愛的兩個女人的信任,姐姐以及媽媽。媽媽任由曼桢被關在祝家,隻因為封建的她認為“從一始終”,對顧曼璐的态度也是,即使因為她一大家子人才能存活。電影裡對媽媽這一角色缺少刻畫,但她是整個故事中的關鍵人物,正是因為她,顧曼桢和顧曼璐的一生都在彷徨之中。如果談論半生緣裡有誰能稱得上我最讨厭的角色,那必定是這位老媽子。她并不是完全的壞,像大部分中國母親一樣,她是愛你的,但你不是自由的。電影也沒把祝鴻才的壞凸顯出來,祝鴻才實際代表的就是萬惡的資本主義,發國難财,草菅人“命”,世間的一切猶如他的玩物。電影裡的情節是“在顧曼桢回來照顧孩子時,祝鴻才為她煮了早餐”,祝鴻才好似是因愛慕曼桢才在喝酒後做錯事。我絕不接受!看書時,我因祝鴻才和顧曼璐這一場策劃犯罪被吓得發冷。妹妹因要照顧快死的姐姐而在她家住了一晚,天經地義的事阿!一轉眼怎麼就被下套了。顧曼桢剛跟沈世鈞因姐姐的事大吵一架,曼桢是維護姐姐的,不管怎麼樣,姐姐的付出她看在眼裡。我還沉浸在曼桢世鈞的争吵之中,書中緩緩吐出幾個字:有人在這個房間裡。好似電影裡的鬼出現的畫面,吓得我一激靈。巨大的反轉,撞擊得我頭暈目眩。終于想起張愛玲在前面寫的一句話:他沒有知道他和她最快樂的一段光陰将在期望中度過,而他們的星期日永遠沒有天明。太痛了,隻是一個很小的轉折,但是從此他們的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曼桢對世鈞說:“世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我很少會被描寫愛情的情節打動,除非是非常純潔的愛,宮崎駿是第一個,張愛玲現在成為第二個。

巨大的反差像是把我的心揪出來用針細細戳,可電影把這一段弱化還把祝鴻才美化,我不接受。祝鴻才并沒有喝醉,顧曼璐也沒有生病,一切都是詭計,人性的黑暗比鬼更恐怖。

舊社會與新思想的巨大交錯,舊的黑暗讓新的反擊像擊打棉花一樣無力。最後顧曼桢和祝鴻才成了婚,因為孩子。既可笑又悲哀,女性總是因為内心的柔軟而被抓住把柄肆意擺布。

半生歸來,終是無緣。很多人指責世鈞不夠勇敢,可做任何事都溫吞的他,會為了曼桢變得着急火熱的,為了曼桢放棄夢想歸家照顧家業也隻為了能與曼桢成婚。世鈞輾轉反側找曼桢,能體會他的難過,更能體會他聽到曼桢跟豫瑾成婚這一假消息的絕望而跟翠芝成婚。十四年過後再次重逢,曼桢的那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為這場緣畫上句号。

緣起緣落,一切歸空,長歎世事無常,一切抓不住也無法改變,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