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和celine之間的愛情故事,讓我看到很多我和我前任之間的影子。

celine說Jack總是自認為理智,以冷靜的眼光看待事情,但是這個世界是帶有感情的,你不能總是客觀的對待所有事物。

每次和我前任吵架,我也總是認為自己是帶着理智的一方,我總是認為,為什麼我們不能坐下來客觀的分析一件事情和一個問題的本身,而去扯其它事情,具象化的從前也好,抽象化的别的也罷。為什麼我們不能去就事論事,出現了一個問題,就專注于隻解決它呢?

大抵是男女思維差異吧,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是jack,雖然和我身份有别,但吵架和平時做事的方式卻讓我看見了另一個自己。

Jack和celine合适嗎?他們有很多共同點,比如浪漫,及時行樂,所以他們能夠在維也納度過美妙的一晚 。但他們又有很多的不同,celine說Jack是隐藏的大男子主義,Jack說celine是偉大的女權鬥士,所以他們在婚後還是思想各異,會吵的不可開交。不合适的話為什麼還能共度良宵,合适的話為什麼還會針鋒相對。

可能兩個人長久陪伴原因不僅僅在于合适與否,更在于相愛,願意去寬容,悅納,在于在偶爾激勵的吵架後還能平靜的愛。對比Jack前妻與celine兩位女性,或許前者的性格更适合Jack,但是Jack就是提不起興趣,與前妻一起,他感覺心靈枯竭,Jack說:“我沒法以她愛的方式去愛她,和她一起我根本看不到生活的未來。”。所以說,愛情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總之,在彼此身邊感受到快樂,這是基本的先決條件。

婚後還是會有如此唇槍舌戰的争論,所有的婚姻都是如此嗎?還是說伴侶的終點都是如此。可能不在于争論與否,偶爾争論也是平淡生活的一簇水花,吵架不可避免,無論是戀愛的情侶還是結婚的伴侶。

愛着系列的最後一部《愛在午夜降臨前》,對比前兩部确實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不再有那些浪漫的邂逅,充滿詩意的等待,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像是一對普通伴侶生活中的吵架推上熒幕。愛情中的男男女女,無論是什麼階段都可以從中找出共鳴,共鳴才是最好的觀影體驗。

在劇中,在Jack,celine與一大家子人的餐桌閑談上,有一位喪夫的奶奶和大家訴說她的生活,她沒有他的生活,奶奶總是想記起他的模樣,但是他的模樣正在一點一點的迷糊,以前用十秒鐘就能想起他的模樣,後來三十秒,五十秒才行。想起來一句很俗套的話:死亡不是一個人的終點,遺忘才是。隻要不被人遺忘,一個人還是存在于這個世間的,隻是以另一種方式罷了。後面Jack談到了她的grandma,他說grandpa死後,grandma變得神志不清。我想,老人們都是互相陪伴幾十年的人,從二三十歲到七八十歲,五十年真是太長了,長到相互陪伴的感覺和習慣已經深入骨髓,和吃飯睡覺一樣,長到離開了陪伴的那個人,會變得神志不清。偉大的愛情。

Jack還提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珍惜時間,但突然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我們的人生隻有幾十年,今天過去了,就再也沒有這個特殊的今天,二十歲的年齡就隻有365天,這365天過去了,就永遠也觸碰不到它了。人生确實很短暫,回首過往的時刻宛若彈指一揮間。但人生又能有多少的彈指一揮間呢?

熱愛生活與珍惜時間才是生命的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