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题材剧目近百部,其中重点剧目有50余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建党百年展播活动“理想照耀中国”重点项目的《大浪淘沙》,正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热播,这部由刘星担任编剧,嘉娜·沙哈提执导,保剑锋、成泰燊领衔主演,海清特别出演,王文娜、潘之琳等主演, 陈若轩、孟子义、王志飞特邀出演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以“五四运动”到中共“七大”为时间线,再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奋斗历程的献礼剧作。

电视剧《大浪淘沙》与其他献礼重点剧目不同的是,第一次从年轻人的视角,以现代审美方式讲述党史,贴近青年一代,实现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上演了百年党史的梦幻联动。剧集以鲜明的政论体风格,强烈的纪实性和严谨的史实结构展现中国共产党党史,深刻准确呈现每一个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该剧以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陈启航视角展开,用党史学习专题的视频呼应历史、对接现实,这种以年轻人所熟知的叙述方式,通过讲述相对陌生的重大历史内容,并对剧中人物和事件予以准确的党史定位和历史定格,对于引导年轻观众学习党史、缅怀先烈。

陈启航视频第一个镜头定格在了红船,那么这艘红船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此后,“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红船,电视剧以此开篇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红船。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从提出建党到共产党成立,那这艘红船又是如何乘风破浪的呢?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并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北京、武汉、长沙、济南、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0年8月,上海的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了陈望道从日文本并且参照英文本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广为流传,快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0年11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及奋斗目标,起过临时党纲的作用,对各地建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时中国变革刻不容缓,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各类思想的碰撞,那么早期先进青年探索寻求发展的道路,最终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了呢?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成为最时髦、最流行的一种新思潮。社会各阶级、各派别的代表人物都竟相宣传各种所谓社会主义的观点各种研究新思想的团体和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 在这名目繁多的新思潮中,除了科学社会主义外,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工读主义等等,都被笼统当作社会主义接受过来。当时思想界的多数人,对于这种类繁多的社会主义流派也并没有固定信仰,人们犹如“隔着纱窗看晓雾”,对社会主义还只是朦朦胧胧的向往,分不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然而,正是在这种主义丛生、百说竞逐的氛围中,中国先进青年通过实践、比较和鉴别,逐步在社会主义的各个流派中,选择并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从而把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先进青年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真理不是偶然的。第一,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良方”。第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与竞逐,也给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方案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与比较的机会。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五四”前后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在爱国斗争中所显示的力量,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获得了坚实的阶级基础。第四,中国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之后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还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救亡,通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第五,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为近代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筚路蓝缕,久久为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取得了伟大胜利,使中国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下,中国人民正走向一个通向未来的新桥梁,中国的发展也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长,这也便是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之处。而十月革命正好是顺时应势,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东方,为中国人民走向未来架起了一座桥梁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一旦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必然会给中国革命指出正确的方向。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才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苦难的中国才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大浪淘沙》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展示。1920年10月北京亢慕义斋,北京共产党小组的会上,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双方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那些无政府主义者当即就退出了党组织。黄凌霜:“对于这个党纲,尤其是其中提到的无产阶级专政,我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不认同,我们的主张是由绝对自由的个体自愿结合,建立一种互助自治的社会新形态,我们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而不是将此寄望于一个政党。”华林:“我坚决反对,所谓全国经营地方性的领导,干脆明确说,我反对所有领导职务分工和党内纪律,不必搞得这么复杂,我赞成自由联合小组决定工作内容由个人自由分工不就好了吗?”袁明熊:“这正是我反对的根本所在,政党如果不以自由为根基,势必会侵害到个体的利益,我们主张的是自由个体的自愿联合,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

刘仁静、张国焘、罗章龙对此进行了反驳,刘仁静: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义所在,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一致行动,达成最终的目标,你刚才说,由个人自由分工,他自由,你自由,人人各自为政,那成立政党的意义又何在?“张国焘:”人在社会中,自由是相对的,绝对的,个人自由,是不存在的,没有强有力的政党去领导,而且希望于民众自发自愿的起来革命,那根本就是妄想,又怎么谈得上改造社会?那怎么可能在将来会组织社会主义的生产和消费。“罗章龙:”俄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最好的明证,正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政权,才能够推行他的主张。“李大钊对这场会义进行了总结:要成立一个政党,必须要有它的纲领、组织和纪律,如果不认同这一点,不能够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那也就失去了结成同盟的基础。”

全剧通过陈启航的视频讲述的叙事方式,巧妙地解决了多条人物命运线的的戏剧结构问题,实现剧中同一时间段不同空间和不同人物故事之间的自由跳转。《大浪淘沙》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以孜孜不倦的创新探索,力图鼓舞更多当代年轻人以澎湃热忱的青春力量,实现自我,贡献家国!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是成功的,完成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联动,对现代青年学习党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