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綜日趨同質化的情況下,《百川高校聲》卻做到了讓人眼前一亮,這檔節目作為《百川綜藝季》的子節目之一,剛上線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點。這檔節目着眼于當代“年輕的聲音”,以各大音樂學院的校際争霸為主題,首次把校際PK引入到音樂綜藝裡,讓觀衆看到了各大音樂學院學子風采的同時,也緻力于找到優秀的年輕一輩為樂壇輸送年輕血液,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年輕化”嘗試。

“音樂學院的校際争霸”這個角度非常與衆不同,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眼球。衆所周知,江湖上一直流傳着“音樂名校”們的傳說,且這些院校這些年人才輩出,很多都被都被譽為歌手明星們的搖籃,比如川音以李宇春、譚維維等選秀偶像歌手聞名,北現音則以劉雨昕、小鬼等一衆唱跳歌手聞名。《百川高校聲》立足這些知名音樂學院,邀請了出身各大名校的實力唱将,請他們回母校發掘樂壇新秀,這些明星唱将也不再是坐在高台上的導師,而是回歸校園的“學長/學姐”。

這些“明星學長/學姐”跟自己的母校有非常深的情感羁絆,面對自己的學習學妹們更是多了一種親近和默契,回歸校園發掘樂壇新秀自然是如魚得水。于是我們在節目裡看到焦邁奇、李健、劉雨昕、譚維維、王源、周筆暢等人回歸校園,尋找自己師弟師妹中的佼佼者,分别組成戰隊來進行舞台比拼,各自為自己學校“知名音樂學院”的榮譽而戰。高校學生們青春飛揚的舞台比拼、捍衛母校榮譽的熱血氣勢,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音綜。更是迅速在網友中掀起一場充滿青春風暴的讨論,仿佛觀衆們關于校園回憶的共鳴被集體喚醒,網友紛紛熱評“内娛還得看大學生”、“輪到各大高校出戰内娛了”。

《百川高校聲》能從過去音綜類型中脫穎而出,主要在于用校園題材打破了音綜的同質化,過往的音綜往往更為依賴有路人盤的明星歌手,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培養新生代音樂人上。而這檔年輕化的音綜,讓觀衆感受到了來自知名高校的學子對音樂的熱愛,看到了Z世代音樂人的青春風暴,讓我們不禁對未來的音樂人産生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