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電影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精神化的畫面叙述了甜蜜又有些淡淡的憂傷。《雛菊》就是這樣一部唯美的電影,填充着我們日漸空蕩的心靈。

悲劇之美在于美好的東西逐漸積累,又在仿佛唾手可得的時候全部失去。

電影講述了一個殺手無意間遇到了一個在田野間專心作畫的美麗女子,她與田野間處處盛開的雛菊一起,構成了殺手眼裡美麗的風景畫。女孩過獨木橋的時候不小心掉到水裡,殺手忍不住沖上前拯救。水并不深,殺手與女孩第一次錯過。殺手默默為女孩造了一座更寬闊的木橋,還把順水漂走的顔料包挂在橋上還給了女孩。女孩回贈一幅雛菊的油畫,也是通過挂在橋頭的方式。

殺手暗戀着女孩,内心的潮水漲了一波又一波,卻又不敢站出來走到女孩面前,他以為這對女孩來說是一種保護,他以為自己是天下最危險的人,不能去追求平凡的愛情。殺手知道有一天會有人代替自己的位置來守護女孩,但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這麼突然。刑警大叔的每次出現都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女孩以為大叔就是替自己造橋的人,是一直以來默默守護自己的人。

天意弄人,大叔後來的坦白和離去,讓女孩傷透了心。幾經波折,當女孩終于與默默守護自己的殺手相認之刻,也變成了生離死别的時候。至少在死亡來臨之前,他們終于互相确認了彼此的心意。幸福仿佛唾手可得的時候,他們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我們都很喜歡并期望得到,可能會窮盡一生去追求,那是我們生活的意義,是生命中難得的風景和體驗。一處美麗的風景,一種詩意的生活,一個美麗的可以相伴終生的女子。不過一切都抵不過命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暗戀的甜蜜和憂傷,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曆過。直到時光的盡頭,我們都不會忘記,曾經暗戀的那一種心情,曾經的患得患失,曾經的那個青春年少的努力追求美好事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