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影评是写给多年后的自己以不要忘记如此真实的故事
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看完安多第一季和侠盗一号的观众来说,对于安多最终季的期待一定是达到最高的,而它在我看来完全超过了我的期待,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画之上。
先从我觉得做的很完美的人物说起。首先便是Syril,两季的时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足够真实又足够令人可怜。家庭在他身上寄托的对于上层社会不切实际的梦想,自己心中为大业服务的一腔热血,对于宏伟叙事的执着和由此诞生的对于权力的狂热。这一切不但毫无违和,甚至让人觉得他就该如此,因为我们已经在历史或生活中看过无数类似的人了。而提起他也就不得不提到Dedra,他们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似。Dedra作为Syril对于权力和帝国具象化的投射,而Syril又作为Dedra攀登和享受自己权力的工具,他们的感情早就十分扭曲了。他们爱的完全不是对方而是另一个虚无缥缈却又时刻在召唤自己的欲望的影子,所以Gilroy在第二季里面安插的诸多“typical”的感情戏在这两个人物的衬托下是更加的别扭,当然也更真实更有趣,很喜欢。他们两人的结局也是处理的非常好,Syril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能才有些许感受到宏大叙事的虚假,但早就晚了,他过去的经历已经不允许他再在此之上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被时代裹挟的人死在了洪流中。而安多同时也将他的死投射到了更广的范围上,一个讨厌又真实的母亲,一个委婉的爱,一个不可能的梦想,一个家庭,所有的这一切在科洛桑的某一个不起眼的高层中但随着不断继续的谎言化为灰烬。这一部分的处理实在是完美。而对于Dedra来说,她的人物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的动摇,不断地攀登不断地为帝国创造价值是她最崇高的热爱,这种疯狂也导致了她最后跌入牢中。我很喜欢的是她不断的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上至Krennic下至Syril母亲,所展现出的高人一等的态度。对于她来说,她相信的是如此正确,她所做的是如此必要,这种痴迷让她想要贪婪的从Luthen身上享用成功,但也正是这种流淌在帝国所有人身上的自大,让她咽下苦果。从这两个人的身上能看到关于体制的讨论实在是太全面又太真实了,对于他们我很喜欢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英雄。对于他们来说所做的一切不仅正确而且必要,或许在这途中有人能感受到一丝悔恨,但作为人我们是不可能接受自己前半生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的。通过他们的结局我们也可以看到,只有很少人能从体制或者思想方式中真正的逃离出来,多少家庭会被摧毁,多少罪大恶极的人却到死也认为自己是无辜,我们是不会知道了。他们是对帝国这样一个体制的意向的很好的反思,也是对于我们一个长久的提醒,永远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永远要思考正确的道路是不是真的就在眼前,触手可得。
同时一体两面,Luthen的反英雄人物的塑造也是做的几乎无可挑剔。作为叛军Literally的背后创始人,或许在安多公布前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人不是像Mothma一样喊着口号就能团结大家击败邪恶的如此一个Cliche的事情。Luthen的反叛是因为厌恶和愤怒,而不是对于自由的追寻,他想击败帝国的意愿远比他想带给人民共和要强的多,如此一来其实也不难理解他在安多一二季里面的所作所为,一切都可以被牺牲,一切都是消耗品,包括他自己。他无疑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他的牺牲不计其数,他的偏执也带给了他许多肮脏的胜利,他自信但从来不骄傲,他也明白在能成功之前他早已不在,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这就是对于一个革命家最好的刻画了,没有口号只有作为。而写到这里忽然想到,或许帝国最需要也是Luthen这种人,他有着一个铁腕反派最需要的特质,却从来不知停歇,从来不会去享受胜利,而帝国如此一副好牌玩的稀烂的原因恰恰正是从皇帝到Dedra这样的职员无不骄傲自满,要是Luthen能做到塔金的位置,事情很可能就不一样了。故事的最后,Luthen自杀未遂,而Kleya以女儿的身份去圆了自己弑亲之人的愿望帮他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如此drama,讽刺却让人动容。对于自己信仰的追随早已超脱了所有这一切。
荣誉提名Krennic,我好喜欢他的声音,这种黏糊糊的说话的方式简直是太适合这么一个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形象了,在侠盗一号里被维达掐被塔金炸,在这一季里终于是能演的又骄傲又霸气侧漏一会了。
荣誉提名Ghorman上的所有人,虽然篇幅并不长但作为星战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分钟无需多言。
荣誉提名K2,最后三集每一句话都很好玩也不违和,很好的接上了侠盗一号的叙事风格,很喜欢。
同时也有很多刻画一般的人,首先就是Andor本人,用了一整季的时间他的人物形象居然是没有一丁点的改变是我没想到了,虽然十二集最后演的很好,但要是第一季硬接上侠盗一号也不会感觉特别冲突。他曾经一腔热血,经历了一堆东西还是一腔热血,好吧。其次是Luthen的小伙伴们,篇幅少,人物形象呆滞,Wilmon和Saw和Dreena经历了那么多居然还是看不出来这个人和之前有任何区别,有点显得浪费了,Brasso也是三集用完即弃,确实能展开说的不多了但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Bix的人物弧光也是怪怪的,虽然最后有孩子对于Hope这个星战主题的call back还算不错但也就是有点不至于了,不管是炸Ghorst战胜心魔还是自己因为孩子离开都很刻意,虽然银幕表现力这两部分都做的很棒但依旧是细想的话这样一个Bix是一个很怪的人物,参与了太多却又没什么参与感,除了感人之外删掉也罢。最后就是ISB的所有人,很难想象在一艘歼星舰百万白兵的情况下如此最高级别的行动却总是之放个位数的人员,一炸就跑一打就倒,我看Kleya要是想直接给Krennic杀了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能是设定崩坏吧但每每让主角这样子成功都感觉胜之不武只能尬笑。Partagez最后伴随着Nemik的自白自杀很有帝国的毁灭的味道,表现力也非常的不错,只是相对来讲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太过工具,Krennic在和他单独说话时叫他Leo还是让人总想他们以前一起经历了什么事情,不过可能再也不会知道了。
写到最后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斯卡里夫爆炸时Andor看向镜头的最后一刻,想说的太多却又只能沉默。或许你会想起Maarva对于地域纽带的高呼,或许你会想起Luthen在黑暗中的离去,或许你会想起自己没有救下的Ghorman人,或者是K2,或者是那个不会游泳的狱友...或许你会想起那个海滩的清晨,伴随着Niamos的歌声,没有帝国没有叛军,只有自己,只有自由...
他们不是完美的人,这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但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以及其中几点的深度之深注定了这三部曲是星战历史上最好的故事之一, 它是历史,也是预言。很感谢Tony Gilroy所呈现的这二十个小时的杰作,Andor的故事早已结束,但它所承载的东西会一直延续,或许是在这里,或许是在 A galaxy far far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