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畢,我想起三毛在《親愛的三毛》中寫下的一段話:“在這個日漸快速的時代,我張望街頭,每每看到一張張冷漠麻木沒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過,我總提醒自己,不要因為長時間生活在這般大環鏡中,不知不覺也變成了其中的一個,他們使我黯然到不大敢照鏡子……”。而電影中的每個鏡頭畫面何又不是三毛所述文字的真實寫照和射影——同樣是台北街頭、一張張冷漠麻木的面容、一座悲傷的城市……孤獨的表象是一方面,但蔡老師還看到了表象之下的人與生俱來的欲望——愛欲,敏感地捕捉到最平凡而動人的細節,試圖重新喚醒每個孤獨靈魂對愛的認識和欲望。
#聲
電影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它少到基本可以忽視的語言,包括對話和旁白,從頭至尾隻有寥寥可數的對白,如果忽略背景音的話,它與一部默片可能并無二緻。但這也正好成就了它的獨特之處。不多的語言,使得電影可以留有更多的空間給電影最本質的鏡頭畫面,達到了少即是多的效果。比如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鏡頭之一,蔡明亮憑借短短幾組鏡頭,沒有一句台詞,全憑演員的表演和優秀的電影語言就極具張力地将男女之間情愫相生、暧昧不明的氛圍表現出。而充斥全片的環境音——城市的産物,一種充滿工業和金屬感的嘈雜,城市生活一點點消耗人靈魂的證據,被刻意放大,在展現愛欲和孤獨的鏡頭中,形成了一種微妙而極富表現力的視聽體驗,仿佛包裹住人的外殼被一點點剝離,使得人可以看到在裡面的孤獨和愛欲。而“無聲”的城市生活,不也正是我們生活的現狀?即使是在電話裡,我們有幾時能真正意義上和他人交流。
# 愛情
影片所試圖探究的主題,人類文明永恒的命題。在蔡明亮的電影中,三個孤獨的城市靈魂,在同一空間中渴望得到愛,很大程度上他們所渴望的愛也正好代表了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對愛的理解。性,作為愛的一部分,但單純的性終究不能帶給人以愛的真正體驗,它就如同一支支煙,給人以短暫的麻痹和安慰,随之而來的更猛烈的空虛感。而什麼是愛,怎麼去愛這一系列的問題蔡明亮并未給出答案,但這并非表示他是對愛情絕望的悲觀主義者,正如影片名稱《愛情萬歲》所想表達的那樣,哪怕承受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人永遠都還是會渴望愛情,唯有愛,才能解救孤獨的靈魂。生活的基礎除了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還有愛。 (很主觀的,希望小康、江姐和阿榮能在輕吻、流淚和熟睡醒來後能得到愛的解脫...)
初次看蔡明亮老師的作品,看完很是驚喜,又是一部引起我内心深處某個角落共振的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