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卡多面對維多利亞的分手,問到:“你是不是有了新的男人”,維多利亞回答說沒有,并堅決要分手。這是安東尼奧尼的影片《蝕》的開頭。裡卡多面對維多利亞的分手非常困惑不解,或許在他的理解中,既然你我都沒有錯,為什麼要分手呢?
影片沒有介紹裡卡多和維多利亞種種日常,即如何相識,如何相愛,又是如何不愛。在我看來,這是安東尼奧尼故意這樣做的,僅僅是在室内,彼此的沉默無言,孤獨的身影,不帶有分手字樣的離開話語,在這一刻,不愛的情緒已然呈現。
不愛需要一個确定的定義嗎,即“我不愛你了”,但或許當說出“我不愛你了”這句話時,不愛的情緒已被語言吞噬。
當維多利亞離開裡卡多後,在證券交易大廳認識了皮耶羅。ta們是如何相互吸引的呢?影片其實并沒有交代,就像有的評論說,ta們這裡面有激情、有空虛、有放縱。但我更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論。
即愛情的呈現是多種多樣的,在我看來,維多利亞和皮耶羅,很難說ta們僅僅是激情的放縱,就像維多利亞對皮耶羅說:多希望沒愛過你,或更愛你一點。在沒愛過和更愛你這個區間,其實是個灰色領域,模糊不清,纏纏繞繞。這個領域雖然我們可能會用激情、放縱等去定義。但在我看來,當去定義後,已經扼殺了當事人的情緒與感受。而這也驗證了我的一個觀點:親密關系是無法被定義的。
所以安東尼奧尼在整部影片中,都做了特别巧妙的設置,即他隻呈現,不去定義。安東尼奧尼不去定義維多利亞和裡卡多的關系,也不去定義維多利亞和皮耶羅的關系。
無論是維多利亞和皮耶羅糾纏的手指,相互追逐打鬧,隔着玻璃的親吻,雖然沒有任何定義,但都已把ta們兩個人的此時此刻的情緒呈現給我們,我們已感受到ta們兩個人那一刻是相愛的。
在電影最後的結尾,維多利亞和皮耶羅都彼此失約,沒有出現。但畫面中的行人、街道、報紙、汽車、水流不斷呈現,雖然少了ta們兩個人,但我們已然知曉,讓我們感受到相愛的情緒已經消散,我們感受到了ta們不再相愛!
種種情緒融入街道,融入水流,融入沉默,融入行走,融入消失。雖然什麼都沒有被定義,但種種情緒與感受已經呈現給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真的很現象學。
而在如今這個定義在扼殺感受的時代,或許這部電影也能給予我們别樣的啟發!
愛情現象學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濱口龍介與電影
昨天看完了濱口龍介的《激情》,就覺得拍的真不錯,然後又想到這是人家的碩士畢業電影,就覺得更牛了。《激情》的故事并不複雜,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出軌,多角戀等等的故事。但是如果認真分析,會發現裡面門道很多。比如影片最開始講校園暴力那段剛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