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天堂電影院➕了不起的蓋茨比➕愛樂之城,算是踩到了我的喜好上,更恰好的是Brad Pitt和Margot Robbie都是我喜歡的演員,豆瓣頭像用了六年Robbie,微信頭像用了三年Pitt

想起Charles Dickons所寫,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人們在好萊塢中追逐夢想、名利、金錢、欲望,聲色犬馬,醉生夢死。黃金如此,白銀時代如此,未來無論什麼時代也都将繼續如此,因為人性,永遠是貪婪的。或許沒有最好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所以記得享受當下,環境再差也别天天焦慮。。

剛上映的時候看票房撲街了曾以為是部爛片,這些天打開豆瓣一看評分居然又爬升到八8.0,于是端好小闆凳又找出來看,我很能理解受衆群體太少票房太低,就像很多觀衆看不懂好萊塢往事,看不懂昆汀,不願意花時間看任何的人物傳記,現在的時代太浮躁,人們不願意花三個多小時去了解一部曆史亦或是一個人物的内心世界,人們總是在用自己的認知去定義電影,認為電影就應該按照某一種格式拍出來,并且觀衆隻願意在約會或者陪娃時候才會走進電影院打發兩個小時的時間,而優秀的作品(不止電影,包括圖書,音樂等,甚至是第九藝術)是不應該被定義的,我喜歡看深度的有層次的電影,也喜歡看動作電影搞笑電影人物傳記音樂劇,喜歡好萊塢也喜歡國産電影日韓泰國台灣電影,喜歡電視劇也喜歡短片紀錄片亦或是傳記,換句話說,欣賞作品時候不應該帶有主觀意志,品味也不應該分高低貴賤,看肖申克就一定比看戰狼更高雅嗎?不一定,我女朋友就喜歡看國産偶像劇,難道我就比她高雅到哪裡去嗎,他之蜜糖我之砒霜嘛。好的作品也是不分品類的,你可以歌頌工人階級,可以宣揚自由主義,可以諷刺xxxx,也可以宣揚愛國情懷,可以崇尚個人英雄主義,隻要導演能夠通過作品表達完整的立意,哪怕像巴比倫一樣沒有主線,都是稱之為一部好的作品,有誰規定必須要有主線嗎?權力的遊戲連作者都不知道主線是什麼,不影響它的暢銷和超高分衍生劇集。

...

我願稱巴比倫是一部寫給電影史的情書????,大多數人看不懂打低分反而更令我确信這個觀點,像老子道德經所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越是和大多數觀點不同才越能脫離出群體,對錯與否已經不重要了,至少沒有随波逐流人雲亦雲。電影也好圖書也好,看書看電影的目的之一不就是為了鍛煉思考能力,如果欣賞完某個流行的作品卻隻會跟随大衆輿論評判,反而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那麼看書看電影的意義在哪裡?

愛電影的人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好的作品,藝術不應該被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