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根據作者瓦妮莎個人的真實經曆寫成的同名小說所改編的電影,記錄和講述了1985年14歲的瓦妮莎與50歲的作家加布裡埃爾的故事。這是一段愛情嗎?在當時的瓦妮莎的眼裡大約是的,但這段關系在愛的名義下真實的是一個污穢的中年人利用文學和愛去行使的權利之下的霸淩和碾壓。他用語言引誘,控制,用愛的名義困住了她,讓她患得患失瘋瘋癫癫,再以此作為解放自我的理由,把這段所謂的“浪漫愛情“包裝在文字裡,提高自己的地位,毀滅了少女的一生,如此循環,無休無止。

...

所以什麼是性同意呢?14歲的她是否有能力和權利來親口說出同意呢?至少在我國的法律裡14歲是沒有的,也因為這本書法國的法律将同意的年紀提高到了15歲。而為什麼要用年齡限制呢?我想在這部電影裡的呈現和講述是現實的也是值得思考的:在一個不夠成熟的年紀裡的愛,是否是具有迷惑性和壓迫的。當一個成熟的,飽經風霜的人想要用言語控制和pua一個青春懵懂,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孩子時,就像是用一顆糖誘拐兒童一樣,他們用一個包裹着甜度的假象去包裹着真實的自己的醜惡,這是急需引起警惕和重視的點。在未成熟的人的世界裡,判斷成為了一道難題,如何分辨自由和壓迫下的引誘是道困難又值得思考的問題。

...

同時影片也呈現了父母的失職和代際間傷害的延續,也讓我想到之前看的《憂郁的小女孩》,類似的事情讨論到的關于母職的缺失所帶來的無法挽回的代際傷害也是一個同樣值得關注的點。女孩口中母親對于她愛情的嫉妒,母親并不強硬的幹預甚至後來的默許,對于她的傷害的複雜情緒,都讓人更加明白這不是男女之間的問題那麼簡單,而是存在在教育傳承裡的一些更深刻的問題。當瓦妮莎受到傷害,身邊沒有一個人不是加害者,那些吹捧加布裡埃爾的人,那些侃侃而談實則龌龊的文人,妥協的母親排斥她的朋友,甚至後來出現的男人和她長大後類似的在桌上依然把他和她的故事當成談資的所謂的文化人,都是加害者。言語中的傷害和畸形的觀念,都在加深瓦妮莎的痛苦,而最後隻有她的講述,能真正解放自己。

這是一段很痛苦的觀影過程,我想閱讀過程也大約如此。即使她說那是愛,我想旁觀者也深知,這是一場災難般的霸淩。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意識到,很多時候愛不該是醜惡的遮羞布,愛背後的任何不平等,都該被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