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了某位“大神”的影評,差點沒笑出聲。通篇看似有理有據,又是IMDb,又是票房,又是人物弧光,結果仔細一看,好家夥,這不就是一篇披着“專業”外衣的洗地文嗎?一邊裝作客觀分析,一邊把踩紮導、捧古恩的私貨塞得滿滿當當,簡直是新時代的“小醜”。
首先,用評分來論證電影好壞?省省吧。用“IMDb 7.7”和“Letterboxd 4.0”來吹新超人,卻刻意忽視這些分數在上映初期就有大量“水軍”刷分的事實,還反咬一口說《鋼鐵之軀》的豆瓣分是“刷高”的。敢情隻有你家的分是真金白銀,别人家的都是刷出來的?這種雙标狗的邏輯,連小學生都騙不了。
再來說說票房,拿2025年一部上映的電影和2013年的比,還得意洋洋地宣布“北美票房已超越《鋼鐵之軀》”?這不廢話嗎?通貨膨脹、票價上漲這些基本常識你都忘了?更何況,當年的《鋼鐵之軀》是在漫威宇宙尚未完全成熟的背景下,為DC宇宙奠定了基石。新超人呢?是在DC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和重啟後,背負着整個宇宙的希望,最終還隻是個平平無奇的票房,這也好意思拿出來吹?
最可笑的是對人物塑造的分析。把超人描述成一個隻會問“為什麼”的“偉光正”,還用超人質問卓越先生的片段來證明他的“善良”?那叫“善良”?那分明是聖母心泛濫!紮導的超人之所以深刻,是因為他有掙紮,有痛苦,他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在神性和人性之間徘徊的普通人。而古恩的超人,就像是隔壁漫威流水線上生産出來的樣闆英雄,完美得毫無靈魂,隻能用一些幼稚的台詞來證明他“好”。
至于對配角和反派的批判,更是無力。把《蝙蝠俠大戰超人》裡吉米·奧森的彩蛋說成是“崩盤”,卻對古恩版那些臉譜化、工具化的配角視而不見?把紮導版盧瑟的癫狂和反社會人格解讀為“失敗”,卻把古恩版那個隻會對着電腦屏幕敲敲打打的“小醜”奉為神明?我尋思着,你是把紮導當成了唯一的參照物,隻要跟紮導做的不一樣,就一定是好的,對嗎?
這篇“影評”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根本不是在評論電影,而是在用電影來站隊。骨子裡透着對紮導的無盡恨意,以及對古恩的盲目崇拜。與其說是影評,不如說是古恩粉絲對紮斯林的“精神勝利”。
真的,下次想寫影評,先放下你的屁股,再拿起你的鍵盤,别讓你的“愛”和“恨”蒙蔽了你的雙眼,顯得如此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