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都知道,ending scene會配上大衛鮑伊的音樂。

---------------------------------------------

電視電影藝術可以是大衆的,但帶給我們每個人的感覺卻一定是自私的。很能理解大家給出低分的原因——冗長的獨白、狂躁的角色、不明所以的情感爆發、政治正确的選角、淺嘗辄止的異世界獵奇、宏大但老掉牙的文明延續的诘問......

對于我,觀看影視作品時從來都是向自己内心探索。如何理解一個絕望的外星人來到地球的心情?就像是從南方小城來北京打拼,即将走出北京站的我,心裡第一想法是,啥時候能再回家?家裡的飲食、朋友、家人......這些在一個異環境中,無法實現,心裡沒有慰藉,真的想立刻買票坐車回家啊。

面對異文化,影片給出了非常多的人物反應,極端的對比,來自于主角和CIA特工。特工是前蘇聯人,母親被CIA陷害,還是個小男孩的他為了在美國這個異世界生活下去,強迫自己忘記了俄國身份,不再提起自己原本的俄國名字,跟着CIA“養母”生活,強迫自己被賦予了異世界的任務,CIA養母就像是adaptor,自己則是drone。最終,在自認為能改變自己命運的任務中,毀滅了自我。

而另一對adaptor和drone,真正意義上的外星人、地外人、太空人、異人,經曆了相互信任、依賴、疑惑、沖突和最終的和解,才是真正的主角,盡管結局未知,外星文明未必能得到延續,飛船更未必能如願到達,但至少他們展示了對待異文化的方式——堅韌,同時理解,同時在乎,同時要愛。

會有人覺得選角不漂亮,女主不美,當然我不反對這些說法,政治永遠影響藝術,但是最終藝術的美永遠能被觀衆感受到——人類是多麼神奇的物種,貪婪、自私、無知,但又有包容、堅毅、無畏......

最後男女主深情的淺吻,代表兩個文化世界的相互理解、信任、包容。如果說怎麼樣才能永遠解決沖突,那就靠愛吧,畢竟we've got five years.......

再見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