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邊現在幾點”

李康生在《你那邊幾點》中與陳湘琪相隔兩地:台北與巴黎。小康先是通過看法國電影的方式捕捉巴黎的空間的特性,借此緩解自身孤獨所牽引出的對湘琪的思念。可惜《四百擊》沒有起到這個效果。于是身為手表販的他開始更改自己手表的時間,之後是一系列更加激進的行為,他對周圍能看到的鐘表都進行了時間的修改,這仿佛是心理時間與物理時間的對抗,最終他沉沉睡去。而在湘琪的現實中,她遇到了《四百擊》的男主角,在她的夢中,她見到了小康去世的父親...

《一戰再戰》中,序幕與主幹的情節通過Willa在跆拳道館中儀式性的鞠躬一分為二。從邏輯上我們可以理解這中間度過了16年,可當我們從建築、服飾等環境塑造入手時,卻很難發現16年前後的差别。通過對PTA創作靈感的來源與主題的把握,對于這樣的呈現方式就不難理解。本片取材自《葡萄園》,一個關于1984年的反叛者之女回望6、70年代運動的故事,将“地下氣象員”和“黑豹黨”與片中“French75”聯系在一起的評論也屢見不鮮,這是其複古氣質的來源;難民營、安提法組織以及拉美移民等具備當下性的議題也在片中可以找到影子。具備安那其主義氣質的French75和更符合大衛·格雷伯對安那其主義者定義的“Sensei團隊”在16年前後交相輝映。三個拉美孩子黑夜中在樓頂上跑步,如海浪般高低起落。對PTA來說6、70年代面對的問題和情緒和如今高度重疊,一切就像浪潮推進,看似是向前滾動的運動,但海岸線仍在那個位置。這是一種混雜着消極與積極的複雜情緒。視覺方面,影片完成了同構,但在時間性上,PTA做出了區分。

...

用孩童的玩樂與青年的新婚做巨大的時間過渡,這是PTA在《血色将至》中的嘗試,那時他還會标記上前後的年份。如今PTA所提供的差别感受全部來自于他對于心理時間和物理時間的把握。序幕由一系列勘稱華麗的襲擊行動展開,由解放難民營、政府大樓放炸彈、銀行槍擊三個事件為主幹串聯起一段難以判斷真實物理時間的反叛歲月。(我們大概知道Perfidia懷孕前後過去了多久,除此之外基本找不到什麼參照物。)狂歡的迷亂情緒籠罩在每個角色身上,就連Lockjaw也被情感操縱。此時對于心理時間的展示超過了物理時間的嚴謹呈現。可16年一過,一切又變得可被計量,從Bob擡頭望向直升機到伴随Ready Or Not沖向Sensei的車是一天一夜,從Willa像母親一樣使用沖鋒槍到與父親的最終相認是第二天,即故事的主幹是相當清晰的兩天一夜,物理時間變得異常清晰。雖然兩段叙事中都包含着多線的平行剪輯(Perfidia的電話宣言與多次襲擊的呈現;Bob逃竄、Willa去教堂及Lockjaw的假旗行動連在一起),但相較于序幕快速、生猛的推進(多個跟随鏡頭令人想起《木蘭花》),主幹情節的平行剪輯更像是對于物理時間呈現的必要交代。這相當符合大多數人對于“回憶過去”與“經曆當下”的心理體驗,也是PTA想要呈現的:一種遙遠的、混亂的、富有激情的回憶影響着這兩天一夜中的每個人,盡管Willa并未真正參與16年前的事件,但她最終仍會被召喚,穿上雨衣加入下一場戰鬥。

...
《銀色性男女》(上)《木蘭花》(下)

不過《木》中有一個鏡頭我們可以跳出PTA,來到威廉姆·H·梅西所飾演的同性人士Donnie身上。在53分左右,攝影機跟随Donnie進入酒吧落座,又随着他的視線飄向他心儀的帥哥酒保,再跟随另一位服務員的的運動轉回Donnie身上,這是非常常見的“PTA式鏡頭運動”。但緊接着,随着服務員的離開,鏡頭又一次不自覺地轉向酒保,并以超過正常視角的特寫作為結束。緊接一個Donnie如癡如醉的推鏡頭。此時我們意識到上一個鏡頭的第二次轉頭不僅僅來自于一種視角,而是來自一次臆想。類似這樣的調度在《私戀失調》後PTA都能更加熟練且冷靜的使用。《大師》中華金的狂奔所帶來的焦慮是角色所散發的,而非導演的不安;《魅影縫匠》中對DDL在跨年派對尋找Alma的跟随也沒有了那種對機械運動的迷戀,而是角色身上不安全感的客觀呈現;一直到《甘草披薩》中更加輕盈自在的呈現,兩個孩子奔跑在聖費多南谷的街道上。

...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牛班成員對于這部電影的評價吧。

小歹 不管是過譽還是低估,這都是今年唯一一部引發衆多影迷讨論的電影,無論議題還是電影都延伸出大量的讨論空間,對于貧瘠的國内院線電影而言,無疑是久旱逢甘霖。網上讨論最激烈的是PTA屁股坐在哪一邊,是罵左還是罵右,使得PTA成為北美姜文,都是大家政治生活長期壓抑的結果。一戰再戰的标題和表述很容易想到托洛斯基的不斷革命,進而是近現代的安提法、黑豹黨等極左翼組織,與電影中的光明會形成極端光譜的閉環。其中對左翼軟弱性的批判更像怒其不争,認可格瓦拉式鬥争思維,強調政治身份之前先強調人固有的不完美屬性,都形成對極端意識形态和左翼宣傳的反對。電影中對右派的批判承包了全部笑點,卡通式地展現了老白男的愚蠢、自大,但黑的點沒有别出心裁,像是直白的低級黑。最後的追車戲真是年度院線場面,革命似浪潮,一浪接一浪,我們的浪呢?

一級特工 【院線删改】受夠了諱莫如深的政治隐喻片,這部直白到不能再直白的CINEMA才是今天最需要出現的。革命就是要one battle after another,乃至one generation after another地去做,才能夠讓世界向着理想的方向去變化,哪怕隻有一點點。看到最後覺得精神為之一振,感謝PTA。

要丸 #PTA01 和前段時間的風火一樣,兩者都是屬于龐大冰山隻顯露了一角的氛圍電影,極度私有的塑造了自成一派的世界觀與美學,并且悄無聲息地侵入現實,不斷扭曲現實和藝術的邊界。(也是本尼西奧線的魅力) 影片在荒誕、黑色幽默的基調下,用癫狂的人物塑造、切片式的文化象征以及左右派的極化表達重構當今社會的主流論調,伴随着鋼琴的遞進,我們也一同陷入了社會價值下自我身份找尋的眩暈。諷刺從來不是重點,電影的核心就是每個個體在社會派系和意識鬥争中不斷對自己身份認同與價值屬性探尋的那種微妙感受,極度暧昧與自由。 混沌的社會概念注定不可能如電影一般極化分明且清晰,極左和極右的孩子最後走向革命來尋找自我,我們也一同在那場高速追逐上渴望方向和邊界,一戰再戰就是永遠無法停歇的社會對立和自我矛盾,是沒有硝煙的意識戰争。

女王鬈毛毛💅 One LOVE After Another 人性與真誠會在混亂中赢下戰争。其實還是偏愛,你會發現bob一邊都是真誠的紐帶大事上沒有rats。如果有那麼一刻pta真的把握住gen z精髓了 那說是對年輕一代寄語不為過。結尾有點油膩了x(短評裡面比起左右的 中立的這些才是最招笑的 牛鬼蛇神大賞

Fairy 配樂好牛!踩點舒适。影片對我而言沒什麼爽點,更多的感受是“穩”,場面調度之穩,演員演技之穩,叙事銜接之穩,不突兀不尬,難得的很工整的作品。

芝士漢堡 【4.0+】精簡但并不粗糙,直白卻不失力量,用荒誕來解構真實,再用情感來重塑自我,看似龐雜繁密的話題亂炖都揮墨出了屬于自己的色彩,瘋癫抓馬的戲谑對照也都完成了極具尖銳與靈性的作者性表達,像是築起了詭谲又迷人的力場給予我們的不止溫柔的治愈還有深刻的自反,來自生活的戰争從未停歇,争取未來的革命一直都在,蜿蜒起伏的公路追逃裡是反抗掙脫的最後一搏,一切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所謂左右黑白的站隊剖析,而是見證希望的傳承以及自由與愛意的堅守……

親切的昊子 好看有趣,好一出大雜燴,娛樂性和社會性兼有,劇情就跟那段公路一樣跌宕起伏,比較喜歡鮑勃中間逃亡那段,全程被迫營業,就連背景的鋼琴和鼓點就變得格外荒誕無稽和趣味橫生。

wild life 年度十佳,果真當之無愧年度第一 還是很難以置信這片竟然是PTA拍的,片中呈現的美國混亂到令人難以置信,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立場和信仰而戰,片中幾個主要角色都蠻複雜的,尤其西恩潘演的反派上尉簡直是全片最大亮點,如果沒有這麼出色的演繹恐怕精彩程度會直降一半吧。薇拉可以理解成一個火種,一個嶄新的未來,最後她還是站在了革命一邊,革命有了新的衣缽,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盡管本片确實是一部動作電影,但這麼濃重個人色彩的作者電影也是近十年罕見了,劇作處理的真是蠻搞笑,有些沖突可能會一觸即發的橋段竟然啥事沒有,比較罕見的是片中的動作風格竟然帶着一種凱瑟琳畢格羅+科恩兄弟的既視感,槍戰場面的逼真音效以及結尾追車戲的神級調度簡直看的顱内高潮,太牛逼了。 沒想到這片不僅沒翻車還輕輕松松就成了年度最佳,PTA實在是強。

Joker Aird🌈 IMAX杜比全打卡 一系列說到美國就會想到的各種割裂的元素都雜糅在這裡,革命與親情,自由與秩序,劇本的張弛,調度,配樂還是那麼動人,緊張劇情和配樂,人物性格,語言不同帶來的反差感實在幽默,一直戰不一定會成功,再戰之後是一片空白,所以還是要一直戰下去,年輕一帶繼續戰,繼續革命,PTA成為年度十佳就是輕而易舉的事

大寶魚 差點以為自己看了一部《神偷奶爸》,用動畫片而非真人片的邏輯代入就好理解很多。血緣、膚色隻是其中一種紐帶,在這之上還有更高維度的愛,讓我們可以打破物理的隔閡,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這不是一部宣揚仇恨的電影,為所愛之人而戰的勇氣其實一直都在,等待着我們去發現。

鉛紙鶴 别像是那種平庸的好電影 沒什麼記憶點,節奏一般,但是感覺這個故事能拍成這樣很厲害而且信手拈來。7分大概

🍑Polaris.J 忘标記了 應該是第一天就看了 影像是好的

Morning 三星半。第一部分很好,帕菲迪亞的消失,她在革命中的“表演”,她的失敗,她進入婚姻的迷茫以及對革命的迷茫,她也被關在愛的小屋,我最喜歡的安排是她離開時去換了衣服(一般這樣的安排她會還有戲),但是她就是消失了,她作為任何一個身份都不夠純粹,可是這個矛盾的個體永遠在那,不過我不喜歡後來修女們說她是叛徒,這是PTA的狡猾與功利,也可能是戲谑。小李在第一幕也演得很好,完全超出了他個人的一般水準,但到了第二幕又變成了傻子。女兒的戲也不錯,她繼承了母親的生命力,她把這一點诠釋得很好,她最後舉槍逃跑,那個度拿捏得非常準确,就是學以緻用,不是韓劇偶像那種一看就私下練了幾百次的“熟練”,它介于熟練的動作,不熟悉的場景,以及恐懼的發生。整體而言PTA對于革命的表現我很喜歡,女性小孩全員上陣,它和每一個人都有關系

扶不起先生 将近三小時的片長,卻一點也不顯拖沓,作為一部诙諧幽默的商業片來看确實蠻對味的。雖然母親這個角色以及電影的主題讓我感到無語,但幾個角色的塑造實在出彩,一邊追捕一邊瘋逃的場面荒誕又痛快,溫柔可愛的德爾托羅給整部片增添了一種奇妙的安全感,至于西恩·潘,他的風頭甚至蓋過小李子,無論是演員的肢體表演還是角色内核的符号化表演絕對算是電影最大的亮點。最後那段公路追逐戲不同以往,情節與地形交織出真正意義上的“跌宕起伏”,非常值得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

幾點奔馬 挺過前小時,你會進入一個荒誕諷刺神經喜劇的世界。音樂無敵,節奏無敵,PTA無敵。不要再醉生夢死了,向權貴們發起猛烈的進攻吧,一戰再戰,革命到底!

Leooooo [4]love is best but love sucks

觀感上漸入佳境,電影視聽、調度、節奏足夠暢快,山地追車戲的鏡頭看得足夠過瘾。塞滿許多政治段子,對左右雙派的諷刺刻畫十分诙諧。在主題表達上,聚焦于個體的生存本能與人性微光,從笨拙逃犯到覺醒守護者的蛻變極具感染力,落點到父女羁絆與救贖,讓爆炸聲外更留人文餘味。

Rábano 影片節奏特别好,我還挺意外pta會拍出這樣一部片子的,真的誇誇電影的調度和配樂,喜歡十六年前的四十分鐘,節奏流暢看的我超級爽,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小李子打電話那兩個片段,我真的和free笑死…太喜劇人了。 西恩潘演的特别特别好,而且我莫名覺得他在這部電影裡很有魅力啊,可惡怎麼沒人能get到!!! 我和free一緻覺得女兒和爸爸對暗号那段,女兒有點精神失控了,如果開槍了電影将再加一星,真是太陰暗的想法了!🫣

tangerine 行為尖銳卻缺乏綱領,言辭激烈又事出反常,反而沒覺得特别左或右,而是拿兩邊開涮,一場又一場的戰鬥變成暴力宣洩,也不會改變什麼。最關鍵的還是脫離政治觀點,要把角色還原成真正的人,親情才是電影的底色,正反派的鬥争其實就是認親大賽,讓情感落到實處。加上大師級别的場面調度和氛圍鋪設,已經是這幾年少見的absolute cinema,電影可以涉及點政治,但觀衆就沒必要太在乎了吧。

MinamiFans The amateurs send their regards.

See you nex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