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電影節看的首個片子,原本匆匆篩選沒有太多期待。看完覺得想到很多東西,但是卻沒有一件事情是和單純可愛相關聯的。

Marcel的人設并不是迷你的,懵懂的小貝殼。他和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尺度完全不同,蜂蜜足以讓雙腳反重力的行走,自己可以躺在棉花上,但是風會穿過殼子形成共鳴,世界在身體裡共振,共用着同等的呼吸節奏。

小貝殼敏感,奶奶也一樣。處于不同的生命階段時,她們所觀察到的和介意的事情也不同。小貝殼經曆過一次失去所帶來的悲傷與變化,明顯的分界線讓他顧慮和害怕。而對奶奶來說,失去和變更已經不再停留于差異,而是逐漸走向常态,從而生成一種審美。奶奶是解決方案的來源,也是美的發現者,她知道走出這一步會改變一切,但是她知道Marcel屬于萬千可能性。

最好的是,Marcel不是隻會撒嬌耍賴,永遠停留在對回答問題的被動生命,他是主動且具有支配能力的。他提出疑問,提出需求,他向鏡頭後面的人請求幫助,也向拿着鏡頭的人提出建議。他不是單純被觀看的個體,因而也不止停留于一個幻想中的景觀,而真正變得獨立而真實,就像我們希望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