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MA,即綜合格鬥,是結合拳擊、空手道、散打等多種格鬥技術的體育競技項目。

受到李小龍“武術要博采衆長”的理念影響,MMA的打鬥擁有者極高的觀賞性和流暢性,除了強行把對手擊倒,選手還可以使用各種手法,迫使對手投降。

《勇士》裡的Tommy和Brendan是兩種獲勝方式的極端。

Tommy像是一頭獵豹,迅速出擊,秒殺獵物;

Brendan像是一條蟒蛇,尋找機會,絞殺獵物。

他們本都是無名之輩,卻因為一場MMA争霸賽而聲名大噪。

...

雖然有别于規格最高的UFC,但這場名為“斯巴達”的争霸賽因其獨特的賽制和高額的獎金而獲得了全美廣泛的關注,16名頂級的中量級選手進行1對1淘汰,最後連赢4場的冠軍,将獲得500萬美金的獎勵。

賽事主辦方在宣傳營銷方面絕對是一流的,選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舉辦,以擁有不敗戰績的“最強選手”Koba參賽為噱頭,這還不夠。在比賽開始之後,還抓住了參賽選手Tommy的個人英雄事迹,大肆宣傳。

Tommy在伊拉克服役時曾拯救了戰友們的生命,不過他當時并沒有邀功。等戰友在網上發現他之後,他成為了一名“網紅選手”。

...

Brendan這邊基本是複刻《鐵拳男人》的劇情,一位過氣的選手因家庭經濟危機而參加比賽。

他曾參加過UFC,但退役之後就當了物理老師,很長時間沒打過正規比賽。要不是和著名教練Frank Campana是好友,他根本沒有資格參賽。

與人氣大熱的Tommy相反,Brendan這邊得到的更多是嘲笑的聲音,一個物理老師參加MMA比賽,這簡直就是“自殺”。

直到Brendan用堅強的意志和豐富的經驗,以及過硬的技巧實現爆冷的時候,他就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小人物逆襲的代言人。

...

Tommy和Brendan用各自擅長的方式,攜手殺進了決賽。

這時主辦方挖出了更大的猛料,原來Tommy和Brendan是親兄弟,他們将要在決賽的擂台上,操戈同室。

這是觀衆一開始就能知道的事,兩位主角是肯定會打一場的,最後的高潮是決賽的兄弟對決。

就是這麼毫無懸念,甚至可以說是落于俗套的劇情,《勇士》在豆瓣拿到了8.9的高分,IMDb8.2,爛番茄新鮮度83%,從口碑上來說,這就是MMA電影的天花闆。

...

确實,《勇士》的故事舊調重彈,創意分幾乎為零。

但電影永遠不會因為“重複”而失去魅力,經典的故事值得一拍再拍。

至關重要的是,導演能通過故事體現出情感力量,或是塑造出令人過目難忘的角色。

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加文·歐康諾做到了,他知道自己劇本的重點在哪裡,不是MMA,而是家庭。

這實際上是關于一個原生家庭從破裂到修複的故事。

...

加文·歐康諾的叙事和節奏是《勇士》取得口碑成功的一大關鍵。

他把主角家庭破裂的事情設置成了“前史”,這使得電影一開始就有了一個懸念。

Tommy和他父親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什麼導緻了這對父子的決裂?

帶着疑問,觀衆很容易就能沉浸到故事當中。

《勇士》最吸引人的其實不是看得見的部分,而是看不見的。觀衆需要從台詞拼湊出Tommy和Brendan一家人的心碎往事。

一直到影片的大約70分鐘,明顯的“中點場景”,兩兄弟終于相遇,這個破碎的家庭的全貌才浮出水面。

然後比賽的結果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大家都知道兩位主角肯定會在擂台碰面,真正受到關注的問題是,Tommy和Brendan,以及父親三人之間的恩怨最後能不能得到消解,或是如何消解。

...

有了成熟的故事框架,叙事節奏,還有感情内核做基礎,《勇士》就已經保底是一部及格的劇情片了。

要更上一層樓,重擔落到了演員的頭上。

要演這種體育題材的電影,演員就必須做好吃苦頭的準備。

1980年《憤怒的公牛》,羅伯特·德尼羅做出了先行示範,開拍前他進行了大量的體能訓練,向角色原型拳王傑克·拉莫塔學習一年拳擊,甚至參加了真正的拳擊比賽。之後未來表現角色堕落的中年狀态,又增肥成了大胖子,榮獲影帝實至名歸。

...

2013年《激戰》,彭于晏花了三個月時間接受密集訓練,把自己的體脂率降低至3%的專業健美運動員标準;年過40歲的張家輝更是把自己從一個“瘦子”煉成了肌肉男,然後還得學習MMA格鬥技巧,天知道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

2016年《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的塑身事迹已經衆人皆知,他拿着50歲的身體增肥減重,苦練出來的肌肉居然隻是為了為數不多的閃回片段。

...

湯姆·哈迪和喬爾·埃哲頓自然是不能“幸免”,拍攝前也是進行了高強度苦練,就連飾演父親一角的70歲老戲骨尼克·諾特也參與了進來。

而呈現出MMA的激烈搏鬥還隻是達到了基本要求,要知道《勇士》本質上是一部家庭片,如果不能演好内心戲,那出來的效果無疑是一場“車禍”。

所幸片方的選角是成功的,湯姆·哈迪和喬爾·埃哲頓都并不隻是能吃苦的人。

湯姆·哈迪演出了Tommy的悲憤,迷失,痛苦,冷酷地讓人不敢靠近,特别是在遊戲廳怒怼父親的那場戲,根本就不像是“演”出來的。

喬爾·埃哲頓演出了Brendan的無奈,堅定,勇敢,他繼承了澳大利亞前輩羅素·克勞的剛中帶柔,成功地駕馭住了MMA鬥士和父親兩種身份。

尼克·諾特演出了父親的悔恨,自責,感傷,他憑借此次演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一衆演員的出色發揮,把故事的架構撐了起來,這才使得影片具備了“沖奧”的水準。

...

最後,我們便看到了親情與格鬥的成功融合,家庭和MMA比賽兩條故事線緊密地纏繞在了一起。

因為家庭的因素,角色進入到了MMA比賽的部分,因為MMA比賽的部分,家庭的矛盾(也是劇情的主要矛盾)得到了化解。

結局的“留白”是畫龍點睛的一筆,觀衆沒有因為意料之中的賽果而結束遐想。

什麼是真正的“勇士”?

在一首“About Today”的襯托下,每個人心中的答案若隐若現。

...

不打倒他,你就沒有家了。——《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