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影評中很多都在對于《Inception》的劇情進行解讀,所以筆者另辟蹊徑,從影視視聽的角度來賞析一下這部諾蘭導演的經典之作。

...
Cobb與Mal在limbo中建造自己的世界

甚至是在最後,諾蘭導演進行了留白的處理,讓觀者對于Cobb最後在矛盾中作出的是哪種選擇進行思考,更加豐富了影片故事的深度以及人物的立體度。最後的陀螺是本片很大的一個亮點,當Cobb回到家看見自己孩子的臉龐後,由于影片前面都是孩子背影的展現,所以觀者便會下意識的認為任務成功,是一個HE。但當Cobb抱起孩子後,鏡頭又轉給了旋轉的陀螺足足十五秒,直至影片結束。如此處理無不加強了該影片的戲劇性與可鑒賞性,值得觀者回味。再關于故事結尾,Cobb在limbo與saito的相遇情節與電影開始時的相互照應,也是可圈可點。

另外,本片的剪輯也是十分給力。在影片高潮時的剪輯節奏不斷加快,四層夢境來回切換,将落水的汽車不斷地短暫穿插入其他的夢境中來制造緊張感以及壓迫感。而在第四層夢境中又适當放慢節奏,來讓觀者将重點移至Cobb與Mal對話的台詞中,将暗線的真相漸漸浮出,使得劇情連貫且依舊緊湊。

Ariadne第一次出場

此外的觀影者視角也是導演的别出心裁。導演安排的主線觀者是以Cobb的視角一步步推進,而暗線則又是跟着Ariadne的視角去一步步揭露Cobb與mal的故事。兩種視角的來回切換可以帶給觀者很不錯的視聽體驗。

以上便是筆者從視聽角度對于該影片的賞析。實屬拙見,歡迎批評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