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緻翻了一下,大部分影評都圍繞着阿甘的勵志經曆和愛情故事,然而如果其立意僅止于此,那本片可能也會如同大部分普通勵志電影一樣,湮滅在永遠看不完的影庫中,無法鶴立雞群。我認為,使其成為經典的,還有另一種東西。

影片當然是圍繞阿甘和珍妮兩個主要人物展開的。阿甘一直是一個他人眼中處于“正軌”的小夥子。盡管他智商隻有75,但他從小有母親的關愛、上了州立大學、參加橄榄球比賽、應征入伍并勇救戰友、還得到約翰遜總統的表彰;代表美國乒乓團訪華,見證曆史;回國後出海打魚盈利,還不忘幫扶丹中尉和戰友家屬;成為富翁後義務幫人除草、作長跑、始終無私地愛着珍妮……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阿甘都是傳統思想中“完美”的美國青年,盡管有些傻裡傻氣,但絕對稱得上是充滿着希望的年輕人。

反觀珍妮,她更像是人們講的那“垮掉的一代”。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甚至被父親家暴;長大後沒有正當工作、吸毒、像嬉皮士、在燈紅酒綠的酒吧裡彈唱着“叛逆青年精神領袖”鮑勃·迪倫的歌曲;對生活完全喪失信心,甚至想過自我了斷。從各個角度講,她都是一個不被别人看好的青年。我十一歲第一次看電影時甚至覺得,要是一個國家遍布珍妮這樣的年輕人,其前途着實堪虞。

就是這樣兩個性格、經曆、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人,曆經悲歡離合,居然走到了一起。此類事件如若發生在現實中,恐怕令人難以置信。其實,我們不妨将其視為兩方美國青年的和解。這也正是對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社會狀況的映射。阿甘象征着傳統的美利堅精神與價值觀,而珍妮則代表着“沉淪彷徨”的青年一代。兩種人實現了曆史性的和解與交融。

而影片的最後,阿甘送小阿甘上他小時候的校車,(還是同一個司機的設定令人頗有滄海桑田之感觸),潔白羽毛再次飄飄飖飖。小阿甘或許象征着一個兩代青年和解後締造出的一個嶄新的、朝氣蓬勃的國家。意味着美國已經走出曆史的迷茫時期,走向更廣闊光明的未來。然而,從今天來看,事實真如電影所期許的一般嗎?

影片中還有大量的政治隐喻和小細節,例如種族主義、戰争和反戰等等。大量曆史場景的重現,頗似鮑勃·迪倫近年的新曲《Murder Most Foul》。舉幾個具體例子,阿甘和約翰·列侬對談的那幾句緻敬(惡搞)了名曲《Imagine》;(我看時都要笑瘋了)丹中尉的妻子是亞裔,還大概率是越南人;翻其他影評還有豆友提出,在海報中和電影裡,阿甘總是坐在長椅的右側,象征他所代表的保守傳統的價值觀等等。這部片子真的很有看點,值得反複耐心觀看。這篇影評所指出的,隻不過是滄海一粟。

這是我第一篇影評,恐怕會被淹沒在近七千篇文章中,若有人碰巧看到它,我定然高興不已,還請諸位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