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著名科幻作家劉宇昆小說“末日三部曲”《解枷神靈》《天堂戰争》《死得其所》改編的美劇《萬神殿》(第二季)上線,根據劇情來看,應該也是最終季了。
這兩年,随着“智能語言模型”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這一話題被炒的沸沸揚揚。但除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外,在科幻當中還有一個點子,“Uploaded Intelligence”,上載智能。而上載智能,也正是《萬神殿》這部劇的核心點子。
不同于《黑客帝國》的腦袋後面插根管子,《萬神殿》的改造方式把人徹底數字化,“肉身苦弱,機械飛升”,但這也使得做出數字化的決定之後就再沒有反悔的餘地了——随着生物技術的發展,數字人也可以出現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後話了。
故事的大反派是一個經典好萊塢式的公司,“标志節拍”,其創辦者神似喬布斯。這家公司表面上是在研究AI技術,實際上是研究怎麼把人類數字化上傳到互聯網的。與此同時,世界不少主要國家也都有自己的上載智能研究項目,幾乎可以說是展開了軍備競賽,被數字化的人有些分割開了情感模塊,不舍晝夜地為自己的公司打工,有的則被用于軍事用途。
第一季的主要矛盾點就圍繞着幾個UI不同的觀念展開,他們在虛拟世界中近乎無所不能,甚至可以通過控制聯網物體影響現實世界,因此一部分UI想要化身成神,統治世界,另一部分則反對這樣的想法,由此展開了一次次的争鬥。在争鬥過程中,一個緻命缺陷暴露了出來:随着他們不斷使用能力,UI的意識會逐漸消散,最終變成一團行屍走肉。
女主麥蒂的父親早在幾年前就上傳成了UI,一直毫無意識地替标志節拍打工,在另一個UI的幫助下成功逃脫。為了拯救父親,麥蒂聯系了一個在網上認識的計算機天才少年卡斯賓,此時才得知原來他是喬布斯——史蒂芬的克隆體,被制造出來專門為了解決這一漏洞。
在第一季的結尾,麥蒂的父親大衛向全世界公布了上載智能的存在,成功阻止反對者錢達,但自己也因為耗盡能量而消亡。卡斯賓選擇繼承标志節拍公司,前往挪威專門研究修複漏洞的方法……
曆經波折,第二季在今年播出。卡斯賓從麥蒂與他的對話中得到靈感,通過結合兩個上載智能的代碼找到了解決漏洞的方法,不料标志節拍的人在拿到解決辦法後數字化了史蒂芬,并準備就地殺害卡斯賓和麥蒂,費盡千辛萬苦兩人終于逃了出來,一并出來的還有第一個“CI”——Cloud Intelligence,雲端智能,由兩個上載智能代碼産生。現實的人類社會在得知UI存在時也開始了反制措施,他們制造了一種電腦病毒,在發現UI後就會将其吞噬。史蒂芬構建了一個屬于UI的伊甸園,糾集了一批上載智能,正式與現實世界宣戰,他希望通過強制措施,把整個人類文明數字化。主角團開始了與史蒂芬的對抗,但總是差了一步,卡斯賓終于做出決定,将自己數字化,他和史蒂芬有相類似的密碼,可以同歸于盡。兩人的纏鬥引來了電腦病毒,最終被吞噬……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又延伸到了二十年、甚至是幾千萬年以後,讨論更深層次的問題。愛,與探索未知,應當如何抉擇?如果有再來一次的機會,結局是否會有改變?
“虛拟與現實”這一主題,在科幻作品當中被讨論得非常多,從經典科幻電影《黑客帝國》,到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再到2018年斯皮爾伯格根據《玩家一号》改編的電影《頭号玩家》,以及本篇所讨論的《萬神殿》,雖然它們從現實世界中接入到虛拟空間中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它們的主角都會面臨一個相似的矛盾。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隻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是個loser,但在虛拟空間裡面,他們擁有着強大的力量。然而,現實世界裡有虛拟空間所永遠無法具備的東西:真實。真實的觸感,真實的人際關系,真實的情感,以及真實的自我。
面對這樣的矛盾,人到底應當如何選擇?大部分科幻作品中都選擇了在虛拟與現實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但依然表達出現實遠比虛拟重要的觀點。在《萬神殿》的故事裡,這樣的選擇似乎并沒有給出一個很明确的答案,似乎一切最終都回到了原點,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