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鍊接:《82年生的金智英》:她隻是想過普通人的生活,卻成了社會輿論的焦點。 - 微信
原著長評:《82年生的金智英》:每個女人都能看懂的故事。 - 微信
《82年生的金智英》是趙南柱于2016年出版的小說,自2016年10月首次出版以來,在韓國本土的銷量已超過100萬冊,成為百萬級暢銷書。此外,小說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十個語言區域的銷量累計超過30萬冊。其中,日本亞馬遜上架後僅五天便登上亞洲文學類暢銷榜,單在日本的銷量已突破20萬冊,成為長銷書目。美國《時代》周刊在2020年将其列入“必讀書籍100本”之一,同時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候選名單。在台灣,該書曾在LIMU電子書平台的小說類暢銷榜中奪冠。
從文字到影像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選擇了不同于原著小說的叙述方式。原著通過精神科醫生作為叙述者,按時間順序列舉主人公的生活經曆,而電影則采用了略有不同的手法。在電影中,看似日常卻又顯得不同的金智英的故事,通過現實與過去的交替呈現,從而展現了更加多樣化的視角。
此外,與原著對主人公的現狀和未來做出相對陰郁的結尾不同,電影選擇了一個更為樂觀主義的收尾方式:金智英實現了童年的夢想,以文學作家的身份開啟了新生活,賦予了故事一種“完美結局”的氛圍。
作品之外:觀衆對金智英的不同解讀
有人稱贊它忠實地呈現了女性的社會困境,是韓國女性主義的代表作,而也有人認為它過于情緒化,甚至“誇大事實”,也有人質疑它“煽動性别對立”,甚至認為它是在攻擊男性。一些社會學者指出,盡管作品展現了女性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但并沒有提供明确的解決方案。一些女性主義學者認為,盡管電影強調了女性的困境,但它仍屬于“溫和女性主義”範疇,并未真正挑戰更深層次的父權結構。
電影上映後,許多女性紛紛站出來分享自己在職場和家庭中經曆的性别不公,一些公司甚至因此調整了育兒假政策,現實世界對這部電影的回應比想象中更真實和沉重。這場讨論不僅停留在電影層面,更影響到了現實社會。
韓國社會如何塑造女性的生存空間
根據2023年韓國《中央日報》的調查,韓國女性在職場晉升方面仍然面臨困難,高層管理職位中女性比例僅為16.3%。在韓國,很多女性結婚生子後,職場的大門就像被鎖上了一樣,再想回來變得異常艱難,使得職場性别不平等問題更加嚴重。
根據2023年統計,韓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為61.4%,在OECD成員國中排名第31位,而職場性别薪資差距在OECD國家中仍排名第一,高達31.2%,顯示出性别不平等問題仍然存在。同時,韓國婚姻家庭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約60%的韓國女性在生育後因缺乏社會支持而被迫辭去工作。
除了職場困境,韓國女性在家庭責任分擔方面也面臨巨大挑戰。盡管近年來政府推動性别平等政策,但社會觀念的根深蒂固,使得許多女性仍在婚育後被迫回歸家庭。《韓國時報》的一項研究表明,韓國男性在家庭勞動上的平均時間僅為女性的四分之一,這種不平衡進一步加劇了女性在事業和家庭之間的矛盾。
韓國女性的處境,放眼全球是否有所不同?
韓國女性面臨的職場和社會挑戰,是否在其他國家也存在?在日本,情況也類似。日本政府推出了“女性活躍化政策”,鼓勵女性進入職場,并提高女性在領導崗位的比例。但現實是,女性高層管理職位比例依然極低,許多女性在結婚生育後仍然面臨職場邊緣化的問題,這讓“女性活躍化”更像是一句口号,而非真正的制度性變革。而在北歐國家,如瑞典和挪威,政府提供最長480天的帶薪産假,并推行彈性工作制度,使女性可以更自由地平衡事業和家庭。相比之下,韓國雖然法律規定了育兒假,但在企業文化的限制下,許多女性仍然難以真正享受這一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