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82年的金智英 哭死

有那麼一幀過後,什麼調侃都笑不出來;就像智英的同事姐姐調侃大家不理解媽媽的辛苦的時候,智英笑不出來一樣。

看到咖啡店帶孩子排隊撒咖啡和小孩吵鬧的場景,想到了自己和卡比說便利蜂家長和小孩輔導作業的事情 當時體會到深刻的小孩的無助 但這種無助也是媽媽的無助——這種感覺在智英的視角更加深刻。社會分配資源方案往往不得不靠一些已經制定的社會規則來分配,比如高考,比如城市現有的教育資源,家長的壓力也來自社會;面對不得不進行的競争和壓力,家長和孩子内心可能都在哭泣。咖啡店出來之後 孩子大哭 智英剛表達完自己的對“媽蟲”的抵抗之後,雖然看起來情緒穩定内心堅強,不過感覺智英内心也會想大哭吧,隻是這種大哭借由自己的孩子表達了出來(成年人有很多無法表達的感情,孩子可以輕而易舉地表達,也許就是這樣的吧...)。有時候社會确實沒給多種人表達自我空間的社會,不能容納小孩的咖啡廳,不能容納吵鬧的咖啡廳,不能容納有事業理想和撫養小孩需求并存的人 .....社會賦予的責任和自己的價值追求不同的時候,确實會感到抑郁;社會沒有空間容納自己的時候,更是十分難受的。

選擇做什麼才會心情不至于抑郁?影片開頭的智英,被丈夫描述“就像被附身了”。剛開始看丈夫在網上狂搜産後抑郁,附身,還在内心暗暗吐槽“這個人真是不懂女人的困境啊”....不過看完電影,回頭想來,附身也确實有貼切的地方。智英可能是被社會定義的“一個丈夫回家做好飯照顧好小孩的好妻子”附身了,被“多看婆婆多幹活無限勤勞體貼得體的兒媳”附身了,while智英的真實訴求是,追求自己想做的工作,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社會認可,也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但是很多時候,這種訴求是不可以兼得的。想要的太多,有時候不得不因為精力和其他物理原因做出取舍。當智英的媽媽聽聞婆婆打電話說“智英身體很糟糕”之後,連忙驅車去見智英。一開始媽媽心痛智英的身體,心痛智英這樣的狀态,但是當智英說出媽媽自己也在年輕的時候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業,去做衣服來做衣服供弟弟們讀書的時候,媽媽一下子懂得了智英的悲傷。但是這種悲傷,好無力啊,怎麼辦啊........怎麼辦啊.......媽媽回家之後也仿佛被掏空,深深地睡了過去。meawhile身邊最親密的人,智英的爸爸,卻還心裡隻有兒子地帶着補品給他(導演塑造爸爸的時候真的是...“根本停不下來”)(究竟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P)看到了媽媽交流會中做數學題的那個媽媽,媽媽們也在追求自己...但是讀數學讀戲劇難道是為了養小孩嗎 自己熱愛的數學和戲劇又拿什麼時間和精力去追求呢?

這種無力感該怎麼處理呢?劇中也看到了選擇事業放棄家庭關系和陪伴家人的女人金總,選擇表達自己不顧其他親戚的不理解以及所謂“奇怪”評價的姐姐,力行追求着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也放棄了一些東西。弟弟千載難逢探望智英,問爸爸之後帶了爸爸口中智英最喜歡的面包和智英那支心心念念的鋼筆。社會中也有girl help girls的場景出現,不管是公交車被尾随有阿姨下車幫忙,還是借給智英電話,還是找工作的時候金總答應讓智英想來就來,并且offer很好的機會,這些都會讓人感覺“會好起來的”。智英,慢慢會好起來的。辛苦了,加油啊。

再說說男人們。丈夫看到智英是無力的,弟弟看到智英是無力的。因為性别天然獲得資源的二人,理解智英的悲傷會比較難。有時候也在想,自己去理解卡比的悲傷,會不會也是局促的,沒有理解到位的.....爸爸隻記得弟弟喜歡豆沙面包 甚至問起女兒的喜好也是豆沙;爸爸在有好處時候第一反應是買男人專門的藥給兒子...被媽媽伏地爆哭點醒之後才打電話要了一份女兒的。也理解了一下接納這些男性至尊的取向的女人們,比如婆婆,比如姑姑。婆婆是怎麼想的呢?有了兒子之後,自己已經不是那個在社會意義上被欺壓的女人了一樣,會因為兒子的存在擁有欺壓其他女人的權力,也是一種附身吧......有時候社會的叙事和文化輸出的東西慢慢變成了一個人的自我的時候,想要看到一些輸出之外的東西,可能真的是long way to go。

最後結局,兼職的智英,是現實還是幻想?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隻是短暫的happy ending,社會城市沒有提供這種空間,或者周圍沒有包容的文化,都不會讓個體追求自我成為可能吧....雖然社會文化要很多人一起一起改變,也是long way to go,但是隻要大家可以慢慢意識到一些東西,就會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