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看完只想大喊“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原来探讨死亡这个话题可以这样拍。电影没有交代男主为什么千方百计地想要找人帮助自己自杀,不同于其他电影的苦难叙事「主角经历了幻灭绝望的人生最终走向死亡」。这部电影没有交代男主经历了什么,他感受到了什么生活的绝望。仅仅是表现他求死的决心和一路上找的不同埋尸人的生活一角。电影的有两个不变的镜头,一个是男主开车的侧拍视角,另一个是男主带不同的埋尸人看自己今晚准备死亡的位置,也就是工地上附近满是施工灰尘某个路边树底下的坑。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导演不交代男主经历了什么导致他求死的决心如此强烈,后面慢慢回想,根本不需要交代。一路上遇见的不同的埋尸人他们都给出了答案,每个人生活都很艰难,家里贫困不得不出来参军的青少年、靠在工地捡垃圾袋卖钱生活的流浪汉、儿子重病不得不努力挣医药费的年老爷爷、因为阿富汗战争逃到伊朗的难民……活着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各式各样的苦难。

标本馆爷爷的那个「樱桃的滋味」的故事点了电影的片名,也讲出来了生命回归本真的意义。不知道男主躺在坑里周围都是泥土的时候,他脑海中在想什么?会害怕恐惧吗?还是更多的是一份宁静呢?电影最后导演没有直接呈现男主是死是活,但是我认为他还是选择了活下去。因为他应该是被标本馆爷爷的话打动了,不然不会特地跑到标本馆告诉老爷爷「如果你叫了几声我没有答应的话,你一定要扔几个泥点子把我喊醒,实在不行可以摇醒我。」我认为这里他已经有想要活下去的「生的欲望」。电影最后,疑似男主开着车离开了曾经想埋葬自己的地方。

像诗一样的电影,很喜欢阿巴斯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