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9年有一部很好看的動畫電影《飛屋環遊記》,一對夫妻計劃去一個叫做“夢幻瀑布”的地方,他們有一個存錢罐,說是存滿就出發。

可日子總是不按照他們的計劃來,存錢罐裡的錢存了又花,花了又存,存了又花……

一直等到老奶奶去世,這對夫妻也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地方。

最後當拆遷隊威脅要拆掉這棟房子,老爺爺才急急忙忙,出發去了“夢想瀑布”。

雖然最後結局很好,但這個時候的老爺爺,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并且身邊也沒了妻子的陪伴。

其實這麼一想,老爺爺原本可以很早就踏上旅程。

從這個角度看,與其我們一直等待,不如有了想法馬上就去做,行動要永遠比不行動好太多了,離結果的距離也要近很多。

02

作者古典在《拆掉思維裡的牆》中寫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女士前一年報考了她喜歡的研究生專業,可惜差3分上岸。

之後她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選擇今年要不要繼續考研究生時,她猶豫了。

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費時間,但是不考又不甘心,她已經糾結半年了。

作者古典就給她算了這樣一筆賬:

她用來郁悶的時間,如果是每天5小時(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個月,那就是9000小時。而去年差3分的考研成績,她每天用4小時,學了3個月,考前突擊了一周(按每天20小時計算),成本計算如下:

穿越成本:(4 h×3×30)+(20 h×7)= 3760 h(h=小時)。

等待成本:5 h×6×30 = 9000 h。

等待成本幾乎是穿越成本的2.4倍!

她用來郁悶的時間,足以讓她提高好幾分。

作者用的這個例子,讓我想起了平時的自己。

對某項東西非常感興趣,可是在下決定的時候又忍不住糾結,如果我怎麼怎麼做,我會不會如何?可是如果我不去做,我又十分不甘心。

這樣一直推脫着,熬着,一轉眼,好幾個月就過去了,而自己再怎麼去糾結,去想,也已經錯失了所有的機會。

《戰勝拖拉》的作者尼爾·菲奧裡在書中寫道:

“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因耽誤而産生的持續的焦慮,來自因最後時刻所完成項目質量之低劣而産生的負罪感,還來自因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産生的深深的悔恨。”

如果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壞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三分之一,你看,不管是好的開始,還是壞的開始,隻要是開始,至少也已經有了三分之一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