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比較沉重的電影,有不少反思的同時大多看完後比較壓抑,今天特地找了一部比較治愈系的電影---《一個叫小小船的男孩》,一個其貌不揚的名字,但擋不住豆瓣的8.0的高分,電影2018年4月就在美國上映,一直無人問津,沉寂兩年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才被發現是一部治愈神作。之前不火的原因也很明顯,誰在沒病的時候需要治愈呢?

整個電影被沐浴在陽光中,充氣的牛,沙漠中的行舟,傾斜的房子,沒有門的車,頻繁從畫外跳進來的足球,那始終未曾出現過的天籁之音,給片子增加了不少魔幻,整體以一種好看的黃褐色和電影的青色為主,溫暖的色調,讓人極度平靜、舒服。

電影講述一個9年未下過雨的小鎮,經濟蕭條,人也萎靡。主人公小小船是墨西哥移民後代,和爸爸媽媽住在一個搖搖欲墜的房子裡。房子歪斜着,靠一根柱子支撐,地闆起伏不平,挪動下椅子都讓人心驚。

一天小小船在垃圾場意外撿到了一把小吉他,并把它視為寶貝。爸爸和媽媽帶小小船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奶奶,奶奶看到小小船的吉他,便請小小船作一首曲子,下次來的時候彈給她聽。

于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小小船開始跟着音樂教學唱片一點一點學習寫歌。一天兩天三天,一句兩句三句。送給奶奶的歌終于寫好了。小小船興奮地把這首歌唱給朋友,爸爸媽媽和同學老師們聽。
仿佛是有某種神奇的力量,每一個聽過這首歌的人都深深為之感動。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小小船和他的奇妙歌曲。人群慕名湧來,隻為聽一次,或再聽一次這首動人的歌。

小小船出名了,可他卻并不開心。因為奶奶還沒有聽過。他很着急,請求爸爸帶他去醫院,可爸爸說,目前奶奶狀态不好,在昏迷中,不方面探望,得等奶奶醒了再去。可小小船等不下去了。他決定背上小吉他,獨自上路,隻想快快實現對奶奶的承諾。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位路過的好心人,表示願意幫助小小船去尋找奶奶所在的醫院。但作為交換,他希望小小船能先跟他去一趟電台,把那首動人的曲子,傳播給整座小鎮,甚至是整個世界。小小船答應了。當他的歌聲通過收音機蕩漾開去時,這幹旱了九年的小鎮竟迎來了久違的甘霖。

在兜了好大一個圈子之後,小小船終于如願來到了醫院。奶奶仍在昏迷中,但小小船知道,她會聽見。于是便抱起小吉他,再一次唱起了這首屬于奶奶的歌。一曲終了,小小船完成了與奶奶的約定。而病床上的奶奶也安靜地離開了人世。

電影很多細節值得推敲,開篇是二手車車行老闆,拉回一艘帆船開始,對,沒錯,他是要在沙漠中賣帆船,因為這是一部童話故事,小鎮9年未下雨了,帆船也隻是暗寓着當下沙漠行舟的窘境,影片結尾同樣是二手車車行老闆拉回一輛飛機結束,寓意着生活有了一飛沖天的希望。

大塊頭爸爸看起來很社會,尤其是去欺負男孩同學家裡那一幕,不說話的話,就是一社會大哥,但是他卻是一個愛好畫畫,内心柔軟追求生活的平靜的人,形象與内心形成鮮明發差,增添了不少歡樂的色彩。
小小船雖然很少小,但是我們也能感受到他的樂觀,周邊環境的惡劣和家庭經濟的拮據在他身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迹。奶奶在醫院看似很瘋瘋癫癫的自言自語,其實也是暗諷造成大蕭條的原因。

電影的那首上帝之音一直沒有出現,每當遇到小小船彈琴的時候,就采取了蜂鳴音加以消音。音樂的效果都是通過聽衆的反應來間接實現的。但此時無聲勝有聲,那一首上帝之音最終獻給了那個最特别的人。
電影是個童話故事,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需要它呢?
恰恰就在于它的不真實。
在于「虛無的美好」這五個字。
我們醉心于那個美好但并不存在的世界,
因此而流連忘返。
愛與希望,單純和善良,
一切的美好希冀卻都是真的。
而這些美好所給予我們的力量,也都是真的。
我們相信童話,
其實是在選擇相信美好依然存在的可能性。
而我們需要童話,更是因為需要這份力量。
隻要這個世界還有童話,還有人願意相信童話。
那麼這個世界就還不至于那麼糟。
關注我的公衆号【阿鬼影評】,後台回複【一個叫小小船的男孩】,獲取百度網盤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