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說我的感受,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
這部影片沒進AFI前100,反映了他的小衆屬性。恰恰我喜歡這部劇因為我能夠和導演塑造的1990産生強烈的共鳴情結,在當下的我來說我和他一樣會面臨生活的無數抉擇,就像無盡的琴鍵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譜寫自己的人生故事。
《海上鋼琴師》表面講的是“留在船上”,但内核其實是:
關于自由意志,關于選擇的代價,關于自我界限
“人生是否真的需要去到陸地?”
“人生的價值是否在于無限選擇?”
電影給出的答案是:或許不必。
1900最終選擇留在船上,并非懦弱,而是他找到了内心真正的秩序感——在有限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無限。
這是一種對當下“無限選擇焦慮”的反思。正如現代社會:
學業、工作、城市、感情、生活方式太多
選擇太多,反而成了痛苦的源頭
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真正的自由,是你敢于定義自己的世界,而不是随波逐流。”
1990的自由意志和我的啟發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