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對于一個人的意義,很多時候,僅僅是因為那座城裡住着某個你牽情的人。”
——《1980年代的愛情》
01-
“再苦的地方,我都願意留下,因為那裡,有你。”

這句樸實而又多情的話最能體現關雨波的内心,因為有你,我便不懼萬事艱苦。而讓他甘願留下的,正是他的女神——成麗雯。
麗雯是他的高中同學,也是他青蔥歲月的暗戀和初戀,是他念念不忘卻也從未得到半分回應的白月光。

大學畢業的關雨波被分配到公母寨當宣傳幹事,像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樣,空有一腔熱血卻屢遭社會的打擊。郁郁不得志的他決定借酒澆愁,不曾想卻遇見了讓他魂牽夢繞的那個人。
再次的相逢,應該會有意外之喜,可現實遠不像電影。麗雯一如既往的孤傲還是澆滅了關雨波那顆欣喜而躁動的心,也讓關雨波明白,現實中的二人,終究還是有些生分。
日複一日的打酒終于換來與麗雯的接近,慢慢熟絡之後,關雨波提出要見麗雯的父親。麗雯父親因為政治原因被發配到山寨上勞改,即使早已年過半百,可老人仍認為是自己影響了女兒的前程。老人盼望着有人能帶女兒離開大山,可女兒卻想留在山中照顧父親。

關雨波也知人情,他早就做好了打算:如果麗雯願意跟他走,他便帶麗雯去走出大山;如果麗雯不願離開,他便留下陪麗雯在這小村相守一生。
可在麗雯心中也始終堅定一個想法:她要代替母親守護年邁的父親,卻不想讓關雨波陪她留在山中。父母的前車之鑒,她決不願再經曆一遍——無論向哪方妥協,留下的一方總會有埋怨,而令一方也總是會有虧欠。
都說成年人的感情很糾結,殊不知,加了責任的重擔,向哪傾斜都不簡單。

02-
“因為愛你,我不願讓你放棄自己。”

為了成全,麗雯選擇留在寨中,而關雨波則一路打拼。
然而現實不是劇本,不會因為你是主人公就對你一路綠燈。在離開公母寨的日子裡,關雨波嘗試過許多的賺錢途徑:讀書下海,經商開發,可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一無所有的他決定北上發展,臨行前高中的班長為他餞行,大家瞞着他悄悄邀請了麗雯。

都說“落魄的男人最怕遇見愛的人”,再見麗雯,他仍是一事無成,關雨波難掩自己的窘迫無奈,敏感的自尊催着酒精發揮了最大的作用。幾杯酒下肚,關雨波早已醉的不省人事。
麗雯悉心照顧酒醉的關雨波,他情難自已,将埋在心底的壓抑與欲望全都釋放。那一夜的歡愉,重燃了關雨波追愛的勇氣,他想留在麗雯的身邊,換來的依舊是麗雯的拒絕。

她不願看到他堕落,但更不願看到他是為自己而向生活妥協。她用離開催促着關雨波成長,讓他在自己的世界裡發光發熱。
真正的感情就是這樣,你落魄時,我想方設法助你一臂之力;你輝煌時,我轉身離去。你的世界可以沒有我,但絕不能失去你自己。
03-
“揮手便成歧路,一去就是終身。”

故事的結局,關雨波終于在京城混成了所謂的“成功人士”,他滿心歡喜的回鄉,等待他的卻是麗雯的葬禮。他攥着青春時代寫給麗雯的書信放聲痛苦,決堤的眼淚伴着枯黃的紙張,一起向他的青春作别。
不是所有的分别都撕心裂肺,也不是所有的分離都有機會說“再見。”
麗雯與關雨波的愛情,與其說是兩人的小情,不如說是整個時代的縮影。心系對方卻又掙不脫内心屏障,可以自己決定卻又天各一方。正所謂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大抵如此吧。

我們總是羨慕他人美滿的愛情,卻不知他人是經曆怎樣的艱辛。不是所有的愛情都圓滿,也不是相守一生才叫真愛,相濡以沫固然可貴,可相互成全也是難得的愛。

文章的最後送上野夫的一段話:如果我們面對某種宿命,确實曾經努力,而最終不認輸,不得不輕松剪斷以便重新出發,那這種告别一定輕松的多。
不論未來怎樣,也都祝願你我能擁有一份美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