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北影節《人海同遊》安排在了百麗宮杜比廳,加上雷光夏的音樂,體感超大加分。

...

本場映後由沙丹主持,與主創蔡傑、女主角林冬萍、制片人莫津津進行映後對談。

“大家好,我是電影的導演蔡傑,感謝大家在工作日晚上來看這樣一部南方的電影。”

...

主持人(沙丹):這是一個非常詩意的,緩慢的電影,但電影當中的表現形式非常細膩,這個電影當很打動我,看這個電影就像散文詩一樣。這部電影其實在拍攝的過程中也非常不容易,我們在映後滾字幕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電影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創投的獎勵。我覺得電影在2023-2024年才會完成一定經過了非常多的故事。

Question:請主創團隊跟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會創作這部電影?

導演(蔡傑):片尾滾動字幕很長,主要是因為這個電影做得特别漫長,它其實第一站是在17年的創投。我隻能說每部電影都是各自的“命”,這部電影就是(制作)比較緩慢,然後又遇到疫情三年,确實比較曲折,但我們團隊都很開心,就是最後電影呈現的樣貌其實跟創作初我的感受和期待都是一緻的。

Question:請制片人(莫津津)分享一下和導演以及團隊合作的旅程。

制片人(莫津津):這個項目會稍微特殊一點,我們是 2021年進行拍攝,除了我、女主角、導演、編劇、執行制片外,其他都産生了變動,因為電影分為内陸和香港兩個劇組,我們去香港和離開香港又都經曆了“隔離周期”,這對新團隊的電影制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Question:請問女主角(林冬萍)是怎麼跟蔡傑達成合作的?

女主角(林冬萍):我跟蔡傑導演之間的關系非常的源遠流長,我們其實是本科同學的師姐師弟,在我們讀書的時候,我、蔡傑、王寅就已經合作過一次短片(《歸省》),合作完之後感覺還行,感覺可以再嘗試一下長片,所以就是在這種随緣的情況之下,慢慢的把《人海同遊》的雛形給打造出來的。

“所以他們說我怎麼會去拍電影了?我隻能說是因為我是靠關系的。”((*^_^*))

...
Question:請問制片人(莫津津)孫陽是怎麼進入到組裡的?

制片人(莫津津):我可以從制片的角度分享一些對他的感受,更多的交給導演來說。其實我是跟他經紀人聊這個本子他們有表示明确的喜歡,而其實在邀請的過程裡面,我自己也會覺得戲份确實蠻受限,且低資,但孫陽真的是非常專業的演員,因為他其實從頭到尾沒有跟我聊過因為戲份太少而不想來或其他相關的情況。他就是覺得導演有才華,然後劇本他很喜歡,他就願意來。

導演(蔡傑):其實跟其他的主創真的是都一樣,就是因為劇本,然後因為他們認同這個劇本,于是他們願意加入。但是孫陽在片場給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就是: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講說,他(孫陽)覺得這個男朋友的角色太妥帖了,他覺得如果細分不多的情況下,然後男友這麼妥帖是構不成推(動)這個女孩隻身前去香港的。其實他意思就是要把我這個角色寫得沒有那麼妥帖。所以我覺得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怎麼去通篇考慮演員表演和人物塑造之間的關系。

...
Question:女主角帶耳機後沒有安排音樂而是安排了微弱的環境音,請問是為什麼?

導演(蔡傑):做聲音的聲音指導叫劉琪,他也長期生活在廣州,所以花了巨大的心思在幫這個電影加成聲音後面。其實一開始一直有一首我想象當中的一首歌曲,然後直到某一天我在他的工作室在做聲音的時候,我們就在想說:“诶?拿掉會不會更好?”因為其實有海的聲音,有台風的聲音,有雨的聲音,已經非常滿了,然後我們當時就在某一刻突然覺得說,台風最激烈的時候,情感最激烈的時候,反而應該是(内心)最安靜的時候。把音樂拿掉完全是一閃而過的念頭,拿掉之後當我反饋給配樂老師的時候,他也一直都有點不夠自信,他就問我說這個真的可以這麼處理嗎?然後但是就是我們又覺得應該是對的,所以我們就堅持了這個做法。

Question:為什麼會安排人類學博士、夢幻密林這一個橋段?

導演(蔡傑):其實當時一開始是媽媽要求他去香港找他爸爸,然後發現了父親在香港的一些情況。但在某一個時刻我突然覺得假設她做到極緻,就好像是一個平常的故事,我好像也沒有太被打動,所以我有一刻突然間覺得這個女孩應該要有一個出口,我完全是一個念頭,一閃而過的念頭。所以對我來說,我覺得這個影片有了這一段之後,它其實是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去完成一個代際之間的互相觀看或有了一個互相對話的空間,然後我也覺得這個女孩她的這一趟遊蕩可能多了更多的意涵,人生的重量可能也多了更多,于是我就加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