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定性的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動畫,注重從生活細節中提取表現元素,豐富故事情節,深化表現主題。

在角色的設計上,都采用了漫畫的表現形式,通過精巧的構思和诙諧的筆調,把原本平常的生活情節,處理得極具典型性和幽默感,使動畫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統一,讓動畫特色更加鮮明。

...

在場景的設計上也很有特色,空間背景通常采用空白處理,在動畫短片《超級肥皂》和《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中最為突出,這種處理手法被曾經共同執導的阿達(本名徐景達)稱其為“假定性的現實主義”。

空白空間是虛拟的開放式空間,可以根據情節的需要,随意組合,自由變化。這種設計手法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和靈活性,突破真實的生活時空,給觀衆留下一定的遐想,有利于表現主題。

另外,這種場景設計與漫畫式角色表現手法有機結合,使動畫角色更突出,動畫語言更精準,體現出馬克宣對現實主義動畫創作的整體駕馭能力。他還能夠把握時代脈搏,超越傳統、突破自我,從傳統題材中走出來,關注現實生活,反映現實生活,并通過動畫作品,解析生活,對當代動畫發展具有深刻啟示。

(二)利于漫畫片的國際傳播

《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是繼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之後,中國動畫片第二次榮登昂西的領獎台,因此這部片子得獎,被認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義。

馬克宣對于“中國學派”動畫電影的貢獻,除了他所參與的水墨動畫及其他創作之外,應該特别指出的是他所緻力的另一風格的動畫片,即習慣上被稱作“漫畫片”的這一類作品。

...

這一類動畫片運用簡練的線條和單純的色彩造型,背景則遵循中國畫“留白”、“計白當黑”的原則,盡量簡潔。

影片一般無對白,以誇張而富表現力的動作并輔以音響音樂,這一類創作對“中國學派”動畫電影的豐富和發展最具積極意義之處在于,它着力于影片立意的開掘,注重思想的新意和深度,構思的獨特和巧妙,以及動畫語言的創新在藝術風格上個也力求從民族傳統中汲取營養,而不隻是在美術形式上做文章。

同時它也借鑒迪士尼和“南斯拉夫學派”的動畫電影的有益經驗,洋為中用。

這一類動畫片的先行者中有著名動畫藝術家和漫畫家王樹忱、阿達。馬克宣作為原畫,多次參與此類影片的創作。他作為導演執導的五部影片中仍有四部屬于這類,足見他锲而不舍的追求。

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稱贊《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有意思、有特點、有個性”,并希望馬克宣沿着這條路子繼續開拓。

...

“超時空對話”——上美影“遺珠”× HiShorts! 動畫藝術展正在上海虹口今潮8弄舉辦中,歡迎來展覽現場觀看本片,get更多幕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