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電影《心跳二十七度》到底具備哪些特征?

一直以來,大家對黑馬電影的關注度都能被無限放大。畢竟,人類好奇心的驅使能夠促成這種現象的擴張。那麼,什麼樣的影片具備這種逆襲潛質?

好内容決定一切

今年五一檔上映的電影中,或許你隻看了現已突破40億票房的《複仇者聯盟4》,但你絕不能忽略上座率最高的一部黑馬《何以為家》。要知道,這是一部人口僅有六百多萬的中東小國所拍攝的影片,比起以往我們所引進的印度、西班牙、泰國等國家而言,該國從各個方面都不算在世界電影有影響力的國家。

這也說明語種、國别、類型不是限制黑馬電影票房的因素。其實,它的故事在中國并不完全陌生和不接地氣,故事核心卻仍然能夠被中國觀衆所理解和接受,這也力證黑馬電影的核心部分還是好内容,這樣的立意出發點才能得以突出重圍。

合拍片正“悶聲發财”

或許你覺得,隻有大制作的影片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合拍片。就今年有關愛情片非常另類的表現中,《一吻定情》、《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都有突破常規的票房體現。

再來看看“已死的香港電影”,《反貪風暴4》慣用老套路卻還能成為票房神話。這說明,隻要港台電影自身在定位(包括檔期)做出更正,中國電影市場的需求依舊很大。同樣,作為一部青春勵志喜劇,《心跳二十七度》憑借“港系”影視集團中恒影業的加持,以“一種花同樣的錢,要看到最徹底的東西”的态度進行創作,想必也正是其由。

奧斯卡成功破圈

“小金人”對中國的吸引力不假,不過這種高姿态使得國内對這類影片自帶距離感。可喜的是,中國的投資布局已經更多深入到好萊塢,今年内地3月接連上映《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兩部奧斯卡獲獎影片,昨日《羅馬》也在中國上映,這也是該片在世界範圍内最大規模的一次上映。

但即使是獲獎影片,也有可能不适用于中國觀衆。總體來說,奧斯卡在内地的成功破圈,無疑是探索優質電影相對成功的舉措。

小人物接地氣

今年的《“大”人物》和去年11月上映的《無名之輩》,同樣都是以小人物對抗命運為劇情的主要出發點和沖突,讓我們可以看到底層人物的命運是如何牽動普通觀衆的心。

這也是《心跳二十七度》所能借鑒的出發點。這種獨特風格不僅能夠傳遞着滿滿的正能量,也足夠體現寬容與信任、愛與包容、理解和溝通,穿透人生百态。

成人動畫電影不再是票房殺手

一談到動畫片,業内外就很撓頭,總感覺動畫片和卡通片是不入流的電影,特别是國産動畫片一直都有深深的烙印,即便我們已經做出了《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這樣的影片。今年年初,《白蛇:緣起》成為了國産原創動畫片票房的季軍,但其帶給業内外的驚喜是遠超前兩部的,畢竟冠亞軍上映的時間是暑期檔。

相對中國而言,好萊塢的動畫片是其主要的票房來源,且也是能夠推動衍生品産業鍊的重要一環。現今的國産動畫片依舊是短闆,這需要有一個非常長時間的培養和産業布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

情懷殺&情緒經濟學将助推國産中小成本影片

觀衆為什麼要看電影,除了舒緩放松之外,更多時候是尋求一種共鳴和情緒化的表達,能夠讓中國觀衆哭的影片越來越多并不是壞事。日韓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把這方面做得很極緻,内地很多優質電影也開始向此靠攏。

和之前很多國産青春片一樣,《心跳二十七度》也用情懷殺來“打擊”觀衆,以較低的成本,把影片的情緒調動起來。據悉,《心跳二十七度》為了更好地揣摩觀衆内心,光是劇本反複推敲了一年,這對一部青春題材電影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其中的共情力,在影片上映後來感同身受吧!

中華文化有較強的包容性。這也就需要,不僅僅是國産中小成本影片有不斷的黑馬和小爆款出現,非好萊塢影片也要時不時有驚喜,這對于十二三億人次的中國電影市場是非常好的一面!V+F要烏爾,齊腰巴巴,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