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公衆号“xodbox”,留言必互粉,每部電影都有一個和别人不一樣的故事。



馬克魯弗洛這個看起來有點蔫的角色,誰也沒有想到,他的内心強大如此的地步,電影可以說是他個人的表演,甚至連女神在片中也隻能淪為客串。
故事的主題,聚焦杜邦公司環境污染問題。這個問題,在我大天朝簡直不可想象,但同時好像又能找到一點影子,人家老外,也曾經是這麼過來的,之所以改變,是因為一幫“不識時務”的人的堅持。
記得好像有一句話,是寫在墓志銘上的,大意就是自己堅持了一輩子,到後來發現改變一下自己,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作為心靈雞湯,絕對是妥妥的,但是對于馬克魯弗洛而言,他這一輩子都在别扭。
作為功成名就的律師,為一個“毫無希望”的目标,為一個“素不相識”的農民,搭上了自己的大半輩子,當真是傻的可以。

而作為當事人杜邦公司,也是相當的有趣。當他自己的律師團要調查自己的時候,他也以為隻是走走過場而已,畢竟你拿了我的錢,還來“搞”我,這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吧。可是沒想到,蔫壞的馬克魯弗洛還真就“搞”上了。高層惱羞成怒這是很正常的反應,但是杜邦公司的腦殼是不是壞掉了,自己直接把“證據”交到了律師團的手上?雖然說,馬克魯弗洛花了很長時間在“文山會海”中尋找,但畢竟是杜邦親手送上的人頭啊。
在杜邦公司的“運作”上,其實還是可以管窺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第一,人家公司雖然黑,但任何事情,都有文件存檔,作為公司“内部資料”,他們雖然隐瞞,但最起碼沒有銷毀,還算是有點道德底線,或者說,人家的公司運營還是相當“規範”的。
第二,即使公司内部知道了事實之真相,但仍然選擇了隐瞞大衆,甚至早在開始階段,就開始預留後路。這證明在巨大利益面前,選擇承擔“風險”,是商人逐利的本質。聯想到最近疫情期間,大量三無口罩流竄市場,同樣是拿别人的性命賺自己的“黑心錢”。
第三,監管機構的專業素質。說實話,這個問題還真不是問題,所謂的專業技術,大概很多是掌握在“前線”,而監管機構的所謂技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更新的,面對新産品,他們好像也就隻能聽着大公司擺布罷了。既然如此,監管機構存在的價值何在呢?

淪為龍套的安妮海瑟薇,隻能算是客串出場。大概也是從另一個側面,表達出馬克魯弗洛所承受的壓力。
這個事情很奇怪,馬克魯弗洛做的事情,是為了所有人,但是間接影響了就業,“就業率”這個問題,确實是個問題,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大企業大财團“要挾”的利器,在我大天朝尤其是這樣。
另一件事情就更奇怪了。當馬克魯弗洛終于堅持到最後,杜邦也終于願意妥協,竟然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接受驗血。自己的身體健康,真的就這麼不關心麼?老美在這點上還真是有遺傳,也難怪這次疫情在老美那兒肆虐的這麼迅速。

電影難得的為律師正名,在老美的電影裡頭,向來是黑律師黑得比較随便的,甚至連電影裡頭的律師團也毫不避諱這樣的存在。但這次律師作為正面形象,把自己的“大東家”搞到了前台,不是馬克魯弗洛一個人的努力,天下烏鴉也不都是黑的。

最後,說說關于特氟龍的問題吧。這玩意兒,作為防水材料自然沒什麼可以指摘的,但是,把它做在不粘鍋裡頭,就有點過份了。畢竟,現在食品安全要求這麼高,杜邦在明知有害的情況下,向全球傾銷,實在是黑心。然而,特氟龍這玩意兒的危害,曾經喧鬧過一陣兒,現在好像又沒人關心這件事兒了,而不粘鍋還繼續在賣,現在的不粘鍋,是不是采用的特氟龍,好像已經沒人監管,那個“永遠落後一步”的監管部門,有沒有完成技術更新,更好的為民衆服務呢?
最後的最後,結束這個沉重的話題,聽一首歌吧——country road,take me home,這個當年的大熱,是滿滿的回憶,隻是希望,那個home,還是那個青山綠水的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