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香港見了老友,閑聊之中,聊到了最近熱播的現代都市劇《三十而已》。老友問,上海是不是就是“那樣”?自己的哥嫂在上海,嫂子現在是全職太太,感覺哥嫂家在魔都也挺吃力的。當時雖然還沒有看這部劇,但朋友圈偶爾也是能看到點動态,大緻猜到了内容和朋友的意思。那一天就這樣靜靜地聆聽,适時的回應一下自己的觀點,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深度交流的機會。


...

20歲的時候,遠離家門在異地求學,如果别人不問不會主動說自己是上海人,因為感覺很多人都帶着刻闆印象和偏見來看待上海。有一次在學校食堂吃飯聽到隔壁桌四五個同學在讨論我的家鄉,其中的一位女生正眉飛色舞地跟其它幾個北方同學分享“上海女生”是怎麼樣的,拜金、嬌氣、脾氣差......其中一位男生說:“你對上海那麼了解,你在那生活了幾年?”那位女生回答說:“我沒在上海生活過,不過我們家離上海很近經常聽人說。” 坐在旁邊桌的我雖然我了一肚子火也不好發作,畢竟我一個女生。說時遲那時快,“啪”的一聲,後面桌的一個高高瘦瘦的男生突然拍了桌子,怒氣沖沖地站起來吼到:“上海人哪裡招惹你們了,你們都沒去過有什麼資格在這胡說八道!”。說真的,當時把我也給震住了,當時也就是香港開放内地生名額沒兩年,難得遇到個老鄉,而且一般上海男人也鮮少這樣發飙吧,畢竟人家一大桌子人,都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要是當時真有人動手了,後果不堪設想,幸好那桌的幾個男生倒是忍住了沒起沖突。

那一次之後,我就提醒自己引以為戒,以後自己沒有身親經曆過的事不去随便評價。此外,自己也反思了一下,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是一味地隐忍還是可以适當地表達,語氣像那位男生那樣以極端方式爆發不如客觀理性地交流,以理服人。

有一回上課教授讓比較兩個城市,有香港同學就選了香港和上海,覺得兩個城市非常相似,但是作為香港人會感到危機感,眼看上海在一點點趕超,而且感覺國家把更多的資源給到上海了,認為上海人都很精明,很多上了年紀的喜歡斤斤計較,希望上海人多跟香港學習,不要那麼自私小氣。當時班上就三個上海同學,一個從小全家移民去了深圳,一個從小與其随意的評斷不如多去了解背後的曆史。敢問在坐的香港同學,現在一點小事你們就覺得政府亂用了你們納稅人的錢,那麼如果你賺的10塊錢,有9塊錢要被拿走去支援其它地方你會怎麼想?如果上海好像香港一樣獨立開來,城市創造的GDP全部留在這座城市,我想上海的發達程度不會亞于今天的香港。我來到香港,常常可以看到印有I love Hong Kong的紀念品,但卻鮮少看到我愛中國的字眼,或者哪怕是港英時代,也不常見我愛英國的标語,更多的時候香港就是香港。我講完了這一段之後,教授帶頭跟我道歉了,并且跟在坐的同學說,我們香港應該盡我們之力關注和幫助更多香港之外的人,為國家分擔更多的責任,這一點我們應該跟上海學習。我想那一次大概也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

30多歲的時候,兩地的交流越來越多,身邊也不乏很多中港戀,其中有一位靓仔一次出差上海認識了小他10歲的太太,去太太老家辦完婚禮後回到香港見到我分享說,上海的女生跟香港的女生很不同,她去太太的老家縣城結婚,來的所有親戚都很拜金主義,那些女孩子全部都隻讨論包包那些。我看看他,然後笑笑。看我做此反應,他馬上說:“我想你應該不是這一型的,如果你想,10年前你就可以這麼做了。” 我還是笑笑問他:“您太太在上海生活了多久,她自己家在當地條件很好嘛?” 他馬上回應說沒有,她家也是畢竟窮,她都是靠自己,可能她之前男朋友都是富二代的關系吧,我是她所有男朋友裡面條件最差的,她是因為愛情嫁給我的。大概沒有了20多歲的年輕氣盛,這一回我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她說的那些你也就聽聽就好了。

一座城市,那麼多人,圈子和圈子之間可能相差甚遠,你說“港女”這個詞能不能代表香港女生? 那位隻能說我認識的我接觸過的香港女生大部分都不是那樣的。個體看到的僅僅代表自己視力範圍可見的而已。作為一個家族已經在這座城市紮根超過三代以上的女子,那個下午我跟老友聊了下我眼中的幾類上海人,普通的上海小老百姓,中産和所謂的“精英”,以及真正有錢的那些人。

普通老百姓裡很大一部分是上海土著,有了祖輩們的積澱,找個工作,混口飯吃不是太難的事,自然也就沒啥大志,劇中的曉芹大概是這類人物的代表,乖乖女,一切都是聽爸媽的,甚至結了婚也是沒有完全獨立而是依靠父母的。因為生活安逸,也就比較單純。我看網上很多人說這個角色太親切了,感覺就是自己或者身邊的某某某。

...

除此之外,就是很多來上海打拼的滬漂,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總是多了很多的艱辛,一般來說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家庭的社會階層是要往下降一層的,好像在M店工作的曼妮,在老家的城市父母還是能幫她安排到當地最好的相親對象,但是在上海這座大城市打拼卻着實不容易。有人說她是精緻“窮”,打拼了8年,最後除了一些包包和鞋子,上海再無她容身之地,這種人物大概也不在少數。相比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财商教育普及度,中國的大衆是缺乏這方面意識的,從物質匮乏到手上稍微有點錢了,渴望更好的生活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所以當她認識了梁正賢,為了這更美的生活不惜飛蛾撲火。感情的事沒有所謂的對錯好壞,每一段都是自我成長和療愈。

...

中産階級,顧名思義就是夾在中間的一群人,不管哪個國家其實壓力最大的就是中産,經濟危機之下,大部分的中産都是往下滑的。所謂中産就是努力一下可以往上跨一下,稍有懈怠或者發生點意外就會向下滑坡。在大衆眼裡,他們是精英,優秀聰明能幹,但外在看來的光鮮生活主要還是依靠出賣腦力和體力換取。這個族群是大衆眼中可見的對标,所以也是帶動流行和趨動者,比如原本隻有少數人喜歡的古典音樂,近兩年因為中産對标上流社會開始關注這些高雅藝術,大衆教育裡也多了很多關于古典音樂賞析的課程,這就好像品酒、高球、愛馬仕包那些一樣,甚至境外保險、赴美生子這些的帶火也是靠了他們。劇中的顧家大概是這類人群的代表,她聰明能幹,為了扶助老公退回家裡當了全職太太,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為了能擠進有錢太太圈,為了能快速實現财富自由讓老公從高風險的公司法人位置退出,她可謂是做了一切她可以做的,忍辱精進,經曆了這一切之後,終于卸下所有的重擔和面具,真正地做自己。


...


...

有個朋友在上海工作過兩年老說上海的精英都愛“裝逼”,實際都沒錢,也不大肯為知識付費,我想她說的大緻是中産這群,一來大部分錢确實用來裝門面,而來因為還沒有跳出“老鼠圈”,所以這類人最缺的就是時間和睡眠,哪裡有這種多餘的時間拿出來再學點有的沒得,要讀可能也是讀個MBA或者EMBA, 即目标明确,有限得時間裡能顧及的隻能是眼前能看到的。相反,真正的富裕階層,首先解放的就是自己的時間,有的時候開玩笑說我能約的出來喝茶的都是高淨值,因為中産根本沒有時間阿,有錢有閑的都是早已經财務自由了的。這類人群一般鮮少出現在大衆眼前,有固定的私密聚會地方,有固定的圈子。太太們大緻分為兩類,一類就是情商極高,八面玲珑,能夠幫先生處理好人脈關系和資源,并且管好孩子教育的。還有一類就是特别善良的,有宗教信仰,一般待人都很禮貌友善,這類大概真的就是有“福報”的那種人。這類家庭以經營企業和投資為主,太太們就算不是科班金融出生的,大緻也是因為平時接觸的多,對于這類信息的接收能力很強。相比于中産和新規喜歡的消費品,老上海裡有錢的很多都是老早就開始投資股票和房地産了,甚至是二代們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對于這類投資也比一般人的知覺更敏銳。這類人的子女大多在國外留過學,這大概也是今天中産對标的源頭。至于孩子們能不能接班,我身邊大部分認識的男生都是已回國接班或者另開爐罩,女孩子接班的不多,不過大多是有上文提到過的投資敏感度。


...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海是不是就“那樣”,我覺得“是”也“不是”,因為它确實非常真實,真實到讓人很容易找到代入感,比如那位普通話裡帶點上海腔,包裡裝着菜逛M店的上海阿姨,她就好像随便一個上海人身邊的阿姨,節約樸素,平時裡舍不得亂花錢,一出手就買套房的那種。不是是因為一座城好像一個人,它是複雜的,多面的,又豈能用一些條條框框來把它限制住了。隻能說這部劇反映了這城市的一部分,而表現的這部分是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