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鬥魚》的電影版,實話說,和原劇的相差甚遠。但最後的彩蛋,還是把我的思緒帶回了第一次看的鬥魚。

...


  距離看這部劇,我已經過了十年的時間,但它陪我度過了青春這個時間段,讓我很難忘。不管是十年前,還是十年後,我都會因為這部劇而産生共鳴。但不同的是,這兩個階段的想法是那麼截然不同。

  十年前我還是一個懵懂的高中生。對于于皓和小燕子愛情,我充滿感動,期待這種奮不顧身的愛。離開原生家庭,隻為愛一個看不起未來的男人,多麼勇敢。而接下來的事情演變,是我當時想象不到的。我隻會為小燕子感到遺憾,為他們感到難過,為這部電視劇留下瞬間情緒的眼淚。

  為什麼我說時隔多年我的想法已經截然不同呢?

  是因為我有了更多的人生經曆。我清楚地意識到放棄原生家庭和選擇奮不顧身的代價。

  也許有人覺得這種想法不夠勇敢。但這部劇的劇情,早已經告訴我們。飛蛾撲火的愛情,如同煙火稍瞬即逝。于皓的義氣和選擇,他用生命付出了代價。燕子的奮不顧身,換來了一生都難忘的疼痛。但我卻不能說他們是錯的。他們隻不過是生活影子中小部分的遺憾。

...


  燕子喜歡彈鋼琴。她原本該是一隻無憂無慮飛翔在高空的燕子,卻甘願墜入凡間,遭受劫難。她總在父親走後談起快樂的流行歌曲,她的心中有着一個勇敢的裴語燕。電影中有句話讓我深受感動。燕子哭着對輝叔說:“我愛他,不是因為他的帥。我愛他,是因為他讓我變得更勇敢,是他讓我變得更完整。”

  于皓的出現,成全了燕子心中理想的生活。她膽怯,但他勇敢;她拘束,但他自由;她富有,但他貧困卻快樂。這是18歲的裴語燕沒有的生活。她擁有一切的物質,唯獨沒有自由的快樂。終于有一天,這個缺口被攻破,便一發不可收拾。

  為什麼說安以軒版的燕子讓我難忘,是因為她身上永遠帶着壓抑和束縛的氣質。不是外表的膽怯,而是一種默默的,保存在心底的沉默和隐忍。她是勇敢的,隻是這種勇敢在她的固執之中。愛上于皓,她是勇敢。做出選擇,她是勇敢。

...


  本該翺翔天際,卻甘願折翼。海鳥和魚相愛,隻是一場意外。

  他們的相遇是場意外。他們的命運,是早已注定的結局。

  于皓本是一條魚,因仰慕高空的海鳥而背道而馳。每個人都在勸說他們的愛情,最多的一句話永遠都是:“你們不是同個世界的人。”

  于皓比任何人都明白這個事實,但他卻深愛着燕子。愛她彈鋼琴時候的模樣,愛她的羞澀,愛她的一切。因為太愛,最後不敢愛的,卻是這條勇敢的魚。

  在他的心中,燕子是最初的模樣。單純而美好,高高在上卻讓人難忘。她本該永遠如此。卻因為彼此的相愛而改變了一切。燕子被世俗磨砺,因為于皓而被仇人蹂躏。本該彈鋼琴的手染上了髒水,卻在最好的年華擁有最殘忍的人生。

  于皓的内心崩潰了。他原諒不了自己的選擇害了燕子的一生。他明白自己改變不了一切,也無法回到過去。所以選擇了逃避。

...


  燕子不再是那個完美的燕子,于皓身邊的女人卻變成了他心裡的燕子。

  電影中唯一一個讓我喜歡的點,是電影中的于皓是從一而終地愛着裴語燕。他沒有背叛,沒有欺瞞,甚至沒有脾氣地呵護着自己的女人。

  燕子呢,終究不再是過去的燕子。我們不再去追究他們對彼此的愛有多深。也不再追究他們相愛的代價有多重。也許我們隻要記住他們對彼此說的最後一句話。

  “燕子,我真的好愛你。”

  海鳥和魚相愛,隻是意外。魚,永遠飛不上天空。鳥,也不該離開天空。

...


  當燕子把魚的紋在身上,當她帶着過往面對生活。

  她還是那個勇敢的裴語燕,還是那隻自由而勇敢的小燕子。

...


  電影的結局,滿足了我們對青春的回憶。當Lydia的旋律再次響起,我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夏天。我看着《鬥魚》,而于皓看着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