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推薦了奧斯卡獲獎影片《一次别離》。
這部影片特生活化,故事線索也很清晰,但編劇設定的幾組矛盾在一個家庭,一個場景中爆發,相互糾纏、碰撞、撕扯、殘殺……吸引着我們去感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讓人感慨的一句話就是:生活中沒有對錯。丈夫不忍丢下年邁的父親,不答應和妻子陪女兒去國外移民,妻子不甘心女兒在這樣的環境讀書,希望盡自己的努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堅持國外移民。
話趕話的争吵讓矛盾集中到了分居,或者說離婚。妻子沒打算離婚,丈夫也相信妻子不會離開這個家,但是雙方都把這些暖心的話藏在心底,等着對方說出來……
連女兒心裡都明明白白,她不願意跟媽媽離開這個家,她知道隻要她在爸爸身邊,媽媽就不會跟爸爸離婚,但她也沒有及時說出來……
受生活所迫的保姆走進了這個家庭,她也瞞下了自己的苦衷,但就在這種奇特的環境中,不該發生的事就都發生了。
看完影片,我細細的從頭到尾捋了一遍,沒感覺在這個影片中誰的過錯更大一些,好像每個人都有錯,但有都有道理,有理由。
這讓我又想起一句話: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在這裡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在家裡就是真誠的愛,真誠的溝通,讓家人共同面對,齊心協力去解決問題。
妻子不願意離開家,等待着丈夫的挽留,丈夫知道妻子舍不得家,就不願意放下自己的尊嚴,說一句軟話,或者說把心中的愛表達給妻子。
如果說我們在外為生活拼着,要帶上面具,回到家,我們還需要時時刻刻帶着我們的面具嗎?在有些時候能不能摘下面具,表達一下自己的真心話。在自己愛的人面前和被愛人面前,表達一下我們心中最溫暖的那一刻。
在看電影的時候,對每一個人物,我都想抽他一巴掌,我為他着急,但細細想來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艱難的掙紮着,搏擊着,隻是每一個人處的位置不一樣。
法官不僅要了解事實真相,還要尋找證據,還要調解沖突,一天要處理那麼多的案件,讓我對他冷漠的外表,有了同情,有了理解。
保姆的丈夫被世間的一粒塵土壓在身上,讓他無力反抗,無力支撐這個家,但他還是個人,他也有尊嚴,他也有權利,所以他用他的方式來對抗他認為的正在傷害他的人……
女兒也渴望有好的學習環境,她更渴望有一個溫馨的家,和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呆在一起。
其實影片中安排了許多溝通不暢的誤解,你也可以理解為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隐瞞,或者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願說出的想法。
沒有了真誠,沒有了從愛出發的溝通,當真相徹底攤開的時候,會有多少人心碎……
影片結尾是女兒面對法官,對法官詢問父母離婚,自己跟誰過的問題時,女兒堅定地說自己想好了,自己決定了,然後影片卻沒有給出答案……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