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2019年7月5日上映的電影《八佰》在今年8月21日終于和觀衆們見面了!

《八佰》宣傳海報
那麼電影《八佰》的主題到底是什麼呢?那就得從抗日戰争說起。
1937年10月26号有400個中國男人寫好了400多封遺書,帶上槍械武器前往上海四行倉庫,決定為這個國家獻出生命。經曆過這場保衛戰的老兵楊養正曾在2005年以91歲的高齡回到了上海,并前往這場戰役的指揮官謝晉元的墓地進行祭拜,行軍禮,貼着墓碑哭,抱着謝晉元的雕像流淚。

《八佰》宣傳海報
91歲老兵流淚的原因也正是管虎拍攝《八佰》的根本原因,在83年前上演的這場英雄戰力絕對不能被年輕一代所遺忘,這場戰役實在太适合搬上電影大銀幕。

《八佰》宣傳海報
1937年7月7号盧溝橋事變,國難當頭,八年抗戰正式開啟。同年8月13号中日兩軍在上海附近展開大規模會戰史,稱淞滬會戰戰鬥持續了整整三個月,日均20餘萬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雖然從結果上是戰敗了,但卻向世界表明了中國抗日到底的決心,打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1937年10月,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了掩護主力精銳部隊撤退,我區需要留下一支部隊固守上海,以拖延日軍的進軍速度。從原計劃的一個團的兵力已調整為400多人的加強營。

《八佰》宣傳海報
為了壯聲勢,指揮官謝晉元對外宣稱兵力為800人,正如管虎之前在微博中寫道,佰,古代軍隊編制,十人為什,百人為佰,數字“佰”之所以大寫主要是因為旁邊的“人”,因此這部電影所關注的并非“八百”這個數字,而是這一切背後每一個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