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跟電視劇之間肯定會有難以填滿的鴻溝,這是由其不同的表現形式決定的,文字在描述時可以借助諸多隐喻,很多東西往往點到即止,但劇不行,雖不至于面面俱到,該交代的細節卻都不能含糊,所以但凡聯系到“曆史正劇”這一概念,好這口的觀衆往往會從是否足夠寫實方面進行分析,《康熙王朝》也沒躲過。

不夠寫實大概就是該劇遭受的最大非議,但這次的改編畢竟來自二月河的原著小說《康熙大帝》,并非史料,戲說成分必然存在,這就是一部講述中國王朝帝王傳記的劇,以此為大前提,這方面确實不宜要求過于苛刻。

...

一部劇控制不了它的受衆群體,但能夠吸引更多目光肯定是制作方心之所願,不死闆地照搬曆史恰巧也成了該劇亮點,當然要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内。

《康熙王朝》的故事背景是清朝世祖順治帝末年和聖祖康熙帝在位期間,時間線則是由順治帝痛失董鄂妃直到康熙在位61年駕崩,跨度極長。

這是中國電視劇曆史上第一次以正劇的手法濃墨重彩地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一生,角度中肯客觀,把評判權留給普通觀衆,整體看過去基調恢弘磅礴,有着濃重的年代質感。

...

前面說過該劇曆史性錯誤有點多,有網友指出孝莊太後說話一口一個“我孝莊”,偶爾會有出戲感,而且十分精彩的容妃和藍齊兒這條線也是虛構的,這不禁有些遺憾。

其實“我孝莊”是為了表達角色個性,而且通過查史料可知,那時候皇室的女兒們都是沒有自己姓名的,全部用大小和格格來替代,所以誰又能保證一定不存在這種蕩氣回腸的故事呢?隻要符合劇中康熙的性格定位,又能賺足觀衆感喟,這種安排便合情合理。非但不是瑕疵,反而是一種劇情推動力。

...

但凡描寫封建王朝的劇大多難逃“奴性”一詞,這是必然,上到尊貴無比的皇後妃嫔,下到低若塵埃的宮女太監,無一不是把性命交付在帝王手中,激怒皇上便被即刻處死的橋段不要太多,可《康熙王朝》卻弱化了這種奴性,轉而着重刻畫了覺醒的意味。

這一點也要從藍齊兒說起,本身容妃把女兒遠嫁是不情願的,但為了不忤逆也隻能遵守,事後戰争需要康熙又殺害了藍齊兒的夫君葛爾丹,按照常理藍齊兒必然的結局便是跟随父親回到宮中,繼續等待下一次身不由己的皇命安排。

...

然而她沒有,在質問完怎麼會有康熙這樣的父親之後,她帶着阿密達一起回到草原,餘生自己做主,這種覺醒力令人贊歎,也是該劇能夠跳脫出一般曆史劇的重要原因。

編劇将康熙及其周圍人物塑造得立體飽滿具有個性,而非個個都是封建壓迫下畸形的産物,這不光是劇中人物的進步,更是編劇和觀衆整體觀賞水平的進步。劇存在的意義不是單純記錄,而是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做出改編創新,得以引發觀者思考。

...

當然,除了劇情,《康熙王朝》的演員配置也達到神仙級别,陳道明、斯琴高娃、如萍、李建群等,每一位的演技都堪比教科書,也讓觀衆們更容易被帶入劇中情境。

這是一部老劇不假,但精良的制作令其如今再看依舊吸引,甚至每次重看都能體會到不同感悟,康熙身為一代帝王,他的考量難免總在權衡利弊,對待人性固然應該向善,但身不由己也一直伴在左右,越長大,這部分便越不能清晰地說出對錯。

...

它陪伴了一代觀衆的成長,從少不更事到參透人間,當然再過18年看可能又會生出新的想法,這大概就是一部經典好劇的久遠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