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13:00,張恒在微博發了一篇長文,瞬間掀起波濤駭浪。

“張恒發長文 爆”挂在微博熱搜榜之首一下午,然後,就換成了“鄭爽張恒孩子出生證明 爆”。


...

兩張出生證明的父母名字一欄清楚寫着“SHUANG ZHENG”和“HENG ZHANG”,如果這個爆料的真實力度還不夠,緊接着,網上就爆出了“鄭爽與張恒父母的錄音”。

錄音中,清脆的女聲說了一句話“孩子打不掉啊 煩死了”,同時,滄桑男聲說到“反正就是一句話 孩子不能要”

且不論這兩則錄音的真實性,就錄音中的對話單拎出來,“打掉孩子”、“領養了吧 雙方都忘掉 老死不相往來”

我都無法想象這兩個孩子在未出世前就已經被自己的母親抛棄了。


這讓我想到《何以為家》中的一個片段:

“我控訴我的父母”

“為什麼要起訴你的父母”

“因為他們生下了我”——《何以為家》

...

看過《何以為家》的夥伴們必然了解那個12歲的小男孩贊恩為何說出這樣的話。

對于不了解中東的觀衆們來說,電影中的場景本身就已經令人非常驚詫和震撼了。混亂的巴紮、11歲待價而沽的妹妹、賣東西的各種小孩子、人口爆炸的一家人擠在局促的小屋子裡生活···


...

這裡的女孩是一件供人挑選的商品;男孩是養家糊口的工具。父母隻管生,不管養,沒有愛、沒有教育、沒有正常交流,隻有遺棄、辱罵、虐待還有利用孩子掙錢。

所以當贊恩在監獄裡聽到自己的媽媽說“你又要當哥哥了”時,才如此憤怒地呐喊: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隻記得暴力、侮辱、毆打、鍊子、管子、皮帶。

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狗娘養的東西’,‘滾,你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活得體面,能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甯願我們做洗碗工。”


...

多麼痛苦地控訴。

大概是贊恩剛會跑步的時候,他就開始扛水、送煤氣罐、當洗碗工、去雜貨店打零工賺取生活費養家,在小贊恩看來,這些事情對于他們這些難民來說是正常的吧。

他們的童年,充斥的是暴力、打罵,是皮鞭,但這些都不是贊恩起訴的内容,贊恩起訴的内容僅僅是他的父母為什麼要生下他卻不能照顧他。

如果是一時興起或是到了年紀不得已等一切理由,倉促地生了孩子,若是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我勸你不如不生。


...


“把童真交給世界

用匕首刺穿醜陋

靠起訴狀告父母

擠笑臉嘲弄命運

贊恩把嬰兒交給男人

才明白自己誰都保護不了

他就站在破敗的街角

仿佛人生走到盡頭”

——西樓塵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不僅斬獲了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大獎,還提名了去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和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

如同它原本的名字一樣——《迦百農》——代表着混亂、彷徨,聚焦社會邊緣人物,通過一個小小的身影看到了一個大大的悲哀的社會現狀。

這個無辜的孩子,清醒地讓人心疼。

第一次做兒子或是女兒,沒有什麼經驗。同樣,第一次做父母,也沒有什麼經驗。

那就以愛為名,努力學習去關懷彼此吧,而不是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