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則新聞,說是成都某小學入學為了能優中選優,嚴格把關追溯父母的原始學曆,父母不是名校畢業,子女也連帶喪失了入學資格,這消息引起一片嘩然,大家議論紛紛。

就這作法,也難怪“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家長們的重中之重。一到周末補習班爆滿,疲累不堪的孩子、陪讀的家長,比比皆是。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全世界父母在這件事上步調都出奇一緻,要不印度影片《起跑線》怎麼會票房大火?美國名校斯坦福又怎會陷入賄賂醜聞呢?

孩子身上都承載了父母們的無限期待,說不在乎純屬胡咧咧。

不過凡事總得有個度,過了度再好的初心也生生變成了折磨,不信看看這部短片,就知道過度有多可怕!

《馴兔記》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短片收錄在電影《故事販賣機》裡,是這個電影的第四個奇幻短片。

它出現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金爵獎國際短片競賽中,《馴兔記》深刻反應現實生活,看完令人“細思極恐”,意味深長。

《馴兔記》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同名童話改編,是一部奇幻短片,豆瓣評分8.3,在2018年度豆瓣評分最高短片中名列第七,成績着實不俗。

鄭淵潔,是70、80後耳熟能詳的一個名字,有“童話大王”之稱。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的童話書發行量巨大,已達一億五千多萬冊,可以說是中國人自己的童話,也被譽為“适合全家人的閱讀”,可惜搬上屏幕的并不多,僅有《舒克和貝塔》被改編為電視劇,直到2018年《馴兔記》的成功,預示着鄭氏童話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

《馴兔記》雖然是短片,連半小時都不到,但向我們傳遞的内容卻格外深刻,很貼切地反映了鄭氏童話的内核——非傳統教育理念,不太接地氣。

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在他的影響下沒有接受傳統的學校教育,可并不能否認鄭亞旗的優秀,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當然鄭亞旗的成功是個例,普羅大衆并不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這種作法也沒辦法推廣。

言歸正傳,還是回到故事本身上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皮皮魯和魯西西是一對龍鳳胎,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兩人在同一所小學入學,但并不同班。

皮皮魯的班主任姓徐,是位數學老師,典型的工科女,為人嚴謹又默守成規。

上學第一天,聰明好動的皮皮魯就挑戰了班主任的權威,對徐老師給出的問題表達了不同的見解。

題目是這樣的:皮球掉進深坑裡該怎麼把它弄出來?

起初徐老師對同學們的答案并不滿意,直到女同學李曉曼回答往坑裡倒水讓球浮起來時,她才滿意地點點頭,顯然這個答案符合标準。

這時皮皮魯提出了異議:他認為如果水坑深的話不應該讓這麼小的孩子為了一個球冒險,應該重新買一個。

皮皮魯的回答讓徐老師很下不來台,徐老師正準發飙時,李曉曼同學挺身而出了,她指責皮皮魯不聽老師的話,并表示大家都應該體諒徐老師的辛苦。

話音剛落,李曉曼搖身一變,變成了兔頭人身。

同學們吓得一哄而散,徐老師則喜不自勝,忙向校方彙報了這個好消息。

原來這所學校好學生的标準就是變成兔子。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校就此召開了表彰大會,大張旗鼓地對徐老師及李曉曼進行了表揚,并動員大家向李曉曼看齊,早日達到變成好學生的标準。

起先皮皮魯全家對變兔子的事兒并不上心,可漸漸地變成兔子的人越來越多,皮皮魯和好朋友梁果反而成了另類,遭到全班同學的排擠。

老師着急上火,同學們也認為這兩人不求上進,紛紛指責,要求他們不要拖班級的後腿。

影片運用了大量誇張的手法,細緻地描繪了徐老師對皮皮魯不接受馴化的痛心疾首。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當着孩子們聲淚俱下,召開家長會對皮皮魯的爸爸施加壓力,想盡辦法讓皮皮魯和梁果早日變成兔子。

思想僵化的徐老師,奇葩的好孩子标準,反映的正是當今教育的痛點。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理念,可時至今日,仍然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可中國人口2018年已接近14億,僅2019年高考人數就破千萬,根據孩子的特質實施分層教育,談何容易!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兔子在現實生活中一直都是乖巧、聽話的代名詞,《馴兔記》的隐喻不言而喻,說是奇幻短片,更像是現實版的伊索寓言。

影片最終梁果抵不住壓力也變成了兔子,皮皮魯成了唯一的異類。

徐老師來家訪了,要求皮皮魯家長加強配合,盡快幫助皮皮魯轉變,從此皮皮魯家裡、學校的生活都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學校裡要面對着同學們的鄙視和老師的批評;家裡,父母“望子成龍”,将他的飯菜全部換成了胡蘿蔔,房間裡擺滿了兔子造型的玩具,甚至卧室的牆面也被塗成了紅色。

老師是為了孩子好,家長要面子也要裡子,可好的标準就一定是符合孩子的特點嗎?

多少有天賦的孩子最終被整齊劃一的标準埋沒,可沒有整齊劃一的标準,教育的公平性又怎麼體現呢?

是進亦憂,退亦憂,标準是把雙刃劍,取舍真的很難。

為什麼說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那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并不能勇敢地堅持做自己,正因如此,皮皮魯的堅持才彌足珍貴。

走自己的路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氣,皮皮魯盡管度日如年還苦苦堅持着。

可當他得知徐老師為他不肯變兔子整天犯愁時,善良的皮皮魯深感内疚。

即便如此,沒有内心的認同,他仍然變不成兔子,隻好帶上兔子頭,假裝已經被馴化成功。

這情形,像不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為了生計,不斷地妥協,與自己的理想漸行漸遠。

大約也正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地為孩子提供各種便利,早教、擇校、補習……凡是能想到的,統統做到了極緻!

孩子能通過學習進入一流的學府,擁有更好的平台,從而實現财務自由,就是為人父母的終極目标。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徐老師對皮皮魯的轉變信以為真,非常開心,大家一起合影,可皮皮魯的假兔頭始終和同學們存在着色差,這大概預示着假作真時真亦假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的結尾,作者鄭淵潔出現了,他安慰皮皮魯說:“這隻是一個童話”。

思想更深邃,未來更廣闊。

幸好這隻是一個童話,踩着落葉奔向遠方的皮皮魯還擁有美好的未來,他不必長成契诃夫筆下《裝在套子裡的人》,也不必放棄自我,變成一隻隻會聽話,不會思考的兔子。

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想的習慣,将使他從此以後一生都沒有思想的能力。

《馴兔記》,馴化的究竟是孩子,還是孩子的思想?

關注公衆号:番電影,更多電影資源、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