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回來下飛機那會兒,大哥見到明玉時是想要擁抱的,一方面來自十年淫浸美國文化的習慣,另一方面還是有表達出哥哥對妹妹一直都是敞開心扉的吧。

而對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出場先聲奪人,在大哥視角下,蘇老三機場打電話的那個勁,兩個電話的反差讓人第一感覺就覺得對了。不說全網黑的angelababy的經典尬演,劉濤在飾演安迪時也略顯浮誇。所以網上流出姚美女的人設時,我一度鼓不起勇氣花時間看這種國産片。姚晨的出場征服了我~現在的她,面龐更加精緻,完全不會把人帶入十多年前深入人心的郭芙蓉角色。而兩者都是棱角分明,利索清爽。

恍悟,或者說蘇明玉真正活成了這類人想要的樣子。

蘇明玉陪爸爸回老家,在胡同裡觸景憶及童年。二哥要求她洗衣服,她回說自己馬上要高考拒絕,媽媽一句“哥哥一周就回來一次”勝負立見。這種理所應當的雙标,就是千禧年前後蘇州四合院小家庭裡相處關系的縮影。此時蘇爸的鏡頭簡直神還原:蘇爸當時在擇菜,此刻悠閑地起身舒活筋骨,像極了自己老爸的作風。

而你最好從一開始就不要抱有希望,不是每對爸媽都如兒歌裡唱的,能給予孩子全部的愛。後來上了大學,遠離了生活十七八年的環境,站在局外看過去的自己,才努力相信,父母的愛就那麼多,無法讓每個孩子都能平均地分到,更因為受教育水平有限,他們無法逃離已經在廣袤的土地上延續兩千多年重男輕女的社會桎梏。

從前兩集看,蘇爸爸對女兒是有父愛的,像蘇爸性格,在媽媽給大哥夾雞腿後,欲要夾雞腿給女兒的樣子,聯想到自己。如今站在時空之外,我覺得很難說裡面有父愛的成分,而是任何這種小人物都會主動做的事情,同情弱小,對強者的施壓逆來順受。

第二集開場,表現的是鄰裡家常。在圍成一圈的四合院内,背景裡可以是斑駁的石牆,歲月剝落灰黑的漆粉,露出裡面磚紅的牆體。苔藓爬上了低牆,一隻紅色的塑料水瓢靜止在水缸上,随風泛出不易察覺的漣漪。背景虛化處還有一隻陳年的橢圓浴盆擱置在半明半暗處。沿着雕窗,當然我無法判斷是胡桃木或是其他材質,二樓窗内挨着一張書桌,擺着哥哥妹妹的學子夢想。麻将嘩啦啦的碰撞聲中,七姑八婆眉眼生動地傳達着對蘇媽生得兩個好兒子的羨慕。這又是承載着幾代人追憶過去的經典場景。

一環扣一環,第二集的下一小高潮是老師建議明玉和家長商量報強化培訓班,無不讓人回憶起那些不堪的過去。抽絲剝繭,直達内心脆弱之境。作為反差,明玉一怒之下提起給二哥花錢買的二本學校,以及連着摔桌那一番話,就像是自己的過去被搬上了熒幕。

記得姐姐大學回來,正是我高三寒假前最後一場考試不如意之時,坐在床邊,姐姐似乎想鼓勵我向前看,極少的溫情能滋潤至我,那刻我淚如雨下。秋冬之際,當周末本是休息整頓時,我正沒日沒夜在家裡幹漁活。當我斷斷續續道出自己的無奈時,不知姐姐是什麼心情。

在明玉和爸媽徹底撕裂的那幕戲裡,出現了這樣的台詞:

...

明玉一股腦吐出長期不被父母待見的氣憤。面對女兒氣勢洶洶的拷問,蘇媽還是一臉平靜回道:

...

媽媽在女兒情緒失控時所言未免無情,但站在她的立場不能說錯,女兒更是沒有錯,隻是在明玉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經曆的苦澀。

幸福和不幸都是對比出來的,因為兩位哥哥的待遇,相比之下自己喝白開水吃泡飯是不被重視,如果你在一個家庭中連塵埃都不如,塵埃至少撣過消于日光,而自己的到來在父母看來隻是加重生活的艱辛。那麼對幸福要求就不會這麼多。一杯白開水在一個人眼中是不公是冷落,在另一個人眼中就可能是溫情是融融母愛。摩擦、不滿都是因為所求太多。

現實必定有比熒幕中悲慘的個人命運,可歎可幸這隻是極少數人才需要承受的生命之重。

我隻是看了兩集多便結束了,編者太無情,總能于細微處引起相似經曆者的共鳴,讓人回想起無助的歲月。

最後說兩個場景和一個觀點,明玉在大二時和家庭撕裂,獨自養活自己,當起大學生司空見慣的兼職—英語培訓,有幸遇上了職場的伯樂。劇情是瓊瑤式的,如依萍雨中離開陸家,在秦五爺面前初生牛犢不怕虎,這解釋了她在金錢财富上的成功。類似原生家庭出來的孩子千人中能有一人這麼幸運難矣。肄業辍學,或是變成鄉村野婦,重演上一代的苦難,或是漂泊打工,另有一番命運。蘇明玉對多數人來說隻是意淫的化身。

蘇明玉的社會地位引出了帶爸爸逛商場買衣服的場景。我們拼命努力,即使親情薄涼,富足時内心想要分享的總有至親。就像配比好的化學反應,生活投以孤立自卑被漠視,這類人成人後多能有更深的同理心。

至于一個觀點,因為我隻是看了前兩三集,對劇情發展并無所知。站在自己的立場,我想說下關于二哥這個人物的看法。明玉的幸運與否也是二哥的幸運與否。

人生總是充滿玄機與互補。我自責,弟弟如今的處境于我其實是很大關系的。我們相互塑造,從我兩歲從姥姥家回來的那一刻,我倆的人生就有輪換的一天。夢回兒時夏夜,偶見自己蜷縮奶奶爺爺那張雕花木床一角自泣。父母截然相反的态度,更讓弟弟變本加厲如混世魔王般愈寵愈嬌。而姐姐在印象中除了背着重重的書包,就是和弟弟同氣連枝。我想若沒有我的出現,弟弟的人生道理不會比現在更坎坷。

天賦和努力,發揮不穩定,當年我飄過了一本線。大學虛度三餘年後,奶奶的離去讓我體察到生命的無序,最後的半年破釜沉舟跻進國内本專業最高學府。如今我還在尋找自己的路上跌跌撞撞,不知其他類似經曆的人是怎麼和過去和解的。 父母之偏愛我早就釋然。但因為幼時的經曆,讓我很難轉變觀念,告訴自己可以擁有想要的人生,不敢發問,直至虛無缥缈如明玉發傳單時的心态,可惜海外留學或是對更高學曆要求和未來的美好人生不是完全水到渠成的,輾轉留戀,沒有持續努力反而讓人随着年齡漸長失去了對生活的較勁兒。


這本是4.1該發的文,當時一直提示内容禁止。正好今天補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