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和西蒙是一對雙胞胎姐弟。

他們的母親在一天早上匆匆離世,隻留下一份遺囑,和兩封信。

在電影《焦土之城》的開頭10分鐘,珍妮和西蒙就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

...

母親希望自己能面朝大地下葬,無需棺材,不穿壽衣,不要任何的禱告,甚至連墓碑也不許設立。

除非,珍妮和西蒙能把兩封信件,分别送到他們失散多年的親爸和親哥手中。

...

不聽母親遺囑辦事,會遭受非議,自己内心也不好過;

聽從母親的安排,找不到親爸和親哥,母親就要以不合理的方式下葬;

找到了親爸和親哥,珍妮和西蒙原有的生活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不知道親爸和親哥是好人還是壞人,會不會來索取錢财,但如果要獲得一個完美的結果,母親能得到安葬,不遭受外人非議,原本破碎的家庭能夠重新凝聚,珍妮和西蒙就必須找出真相。

親爸和親哥到底是誰?

為什麼母親一直要隐瞞實情?

母親有着怎樣不為人知的往事?

...

帶着這三個問題,在第一個轉折點之前,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開始了他的多線非線性叙事模式。

原本有序完整的故事線被切成了四段。

第一是現在時間,珍妮和西蒙拿到母親遺囑,返回故鄉找尋親爸和親哥的線索;

第二是過去時間,母親在戰亂時期,生下那位親哥之後的遭遇;

第三是母親去世前的時間,母親不知為何在泳池突然發病,住院後就一病不起。

第四是親哥在與母親分離後,加入軍閥的少量片段。

由于主劇情更多集中在現在時間和過去時間,一些梗概和評論都把電影說成是兩個時空,雙線叙事。

觀衆在跟随珍妮和西蒙探尋真相的同時,可以比姐弟倆更早一步獲得關于母親的信息。

這或許不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

《焦土之城》的爆點在于親爸和親哥的真實身份,這自然是被放置在最後揭曉的一個信息,可以讓觀衆和角色一起遭受心靈暴擊。

比角色提前知道更多信息,這就意味着觀衆可以更容易能猜到結局,尤其是對于觀影經驗比較多的觀衆。

母親不為人知的往事随着過去時間線逐一呈現,真相都指向一個方向,知道珍妮和西蒙的身世之後,剩下的事情就好像隻是和親爸親哥相認而已了。

作為一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選IMDb Top250,豆瓣高達8.6分的電影,就隻是一場平淡無奇的尋親之旅而已?

後面一定還有什麼神奇的事情才對。

當你像編劇一樣思考,怎麼才能在結局給觀衆制造一個超級驚喜呢?

大概就隻有在親爸和親哥的身份上做文章了。

...

選擇讓觀衆身處“上帝視角”,可能是丹尼斯·維倫紐瓦的個人風格就是如此。

他不喜歡用快節奏,不喜歡有太多的感情渲染,隻喜歡冷峻地呈現出故事。之後拍的《囚徒》、《降臨》、《銀翼殺手2049》都是如此。

...

他喜歡讓觀衆思考,用畫面提供線索。

隻要觀衆能留意到那個母親留下的十字架,不用導演再加個字幕提示,标注個時間說明什麼的,就能秒懂那個私奔女子就是珍妮和西蒙的母親了。

...

如果觀衆與姐弟倆的信息同步,那觀衆就不用去思考不同時空之間的聯系,隻需要根據已知信息推測真相。

由于已知信息是觀衆跟随角色去獲得的,觀衆始終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

給出角色不知道的信息,可以讓觀衆變被動為主動,這才符合丹尼斯·維倫紐瓦想讓觀衆成為探索者而非隻是吃瓜群衆的理念。

...

得知真相後的珍妮和西蒙自然是難以接受的,《焦土之城》是一出悲劇,更準确點說應該是慘劇。

母親的經曆充滿着無盡的痛苦,可能很多人看完電影都會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母親想讓兒女知道,自己的痛苦回憶?

讓兒女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不好嗎?他們知道殘酷的真相,那得承受多大的心靈暴擊啊。

那位退休的獄卒應該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有些事情,還是不知道的為妙。

...

...

普通人可能會為了孩子好,選擇秘而不宣,或者等孩子再長大一點,才讓委托人把密封的,直接寫有真相的信件送過去。

但珍妮和西蒙的母親早已經不是一個普通人,她不但是從戰争中走出來的難民,而且是一位戰士。

在監獄生活中,她表現出極其頑強的意志品質。

現實再怎麼殘酷,她都會戰鬥下去。

潛移默化地,她可能會要求子女也要去面對現實,而不是在“無知的幸福”中不清不楚地度過一生,連自己怎麼出生的都不知道。

另外還有同樣不明真相的孩子他爸,他哥。

作為父親的,有責任承擔自己的過錯;

作為哥哥的,有權利知道自己的母親到底是誰。

...

更重要的一點是,母親要讓她的子女明白,一些宗教仇恨,以及戰争所帶來的傷害,是永遠無法抹除的。

也許子女們明白之後,會投身到類似她之前的反戰事業當中也不一定。

而銀幕之外的觀衆,也可以和她的子女一樣,獲得反戰的感悟。

因為造成慘劇的根本原因,是他們故鄉撕裂的社會環境。

...

《焦土之城》改編自加拿大著名法語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劇作,電影雖然沒有明示,但故事的大背景八九不離十是黎巴嫩内戰。

黎巴嫩僅靠叙利亞,是一個充斥着戰亂的中東國家。

1975年,巴勒斯坦遊擊隊和基督教長槍黨爆發大規模内戰。

而在這場内戰爆發前,黎巴嫩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就已經是水火不容。

珍妮和西蒙的母親,年輕的娜瓦爾就生活在這麼一個動蕩的社會當中。

...

釀成慘劇的第一個誘因就是,基督教對穆斯林的仇恨。

如果不是因為社會上存在這種仇恨,娜瓦爾本來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過上平凡幸福的生活。

仇恨殺死了她的愛情,還讓她骨肉分離,她才不得不冒着戰火去尋找孩子的蹤迹。

...

第二個誘因,是無情的戰争讓人民颠沛流離。

這使得娜瓦爾無法找到他的孩子,也就是珍妮和西蒙的哥哥。

如果沒有戰争,她能夠順利在孤兒院找到兒子,那麼兩人至少可以相依為命過日子,也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發生。

...

第三個誘因,是軍閥的殘暴不仁。

這是導緻整出慘劇的一個關鍵節點。

娜瓦爾目睹了基督教長槍黨軍閥泯滅人性地殺人穆斯林平民,這一切點燃了她心中的怒火。

她找不回自己的孩子,又見到長槍黨這樣濫殺無辜,自己隻能束手無策。

怎麼辦呢?

複仇。

如果不是因為長槍黨軍閥逼得娜瓦爾加入伊斯蘭教的軍隊,用一場刺殺行動來宣洩怒火,娜瓦爾就不會去到那所監獄。

不去那所監獄,就不會有《焦土之城》的可怕結局。

...

表現黎巴嫩問題的電影有很多,2009年《黎巴嫩》,2017年《羞辱》,2019年在中國大熱的《何以為家》。

《焦土之城》是這批電影當中隐喻性較強的。

故事其實要表達的就是宗教仇恨、戰争對娜瓦爾家庭的傷害。

這種傷害的直接結果就是,無論如何,娜瓦爾都不能擁有一個正常的家庭。

就算娜瓦爾沒有去世之前,就把珍妮和西蒙的親生父親和哥哥找回來,他們的家庭也難以重新凝聚。

為什麼?

看完結局你就能知道了。

...

動蕩撕裂的環境令到千千萬萬黎巴嫩家庭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甚至家破人亡。

《焦土之城》用一個戲劇化的結果,擺出了一個命題。

充滿苦難的個體,要何以成家?

《何以為家》講述了一個黎巴嫩小男孩的童年悲劇,實際上主題更多是在說,在苦難的環境中,如何成為一個人。

《焦土之城》或許才更适合用“何以為家”來作為片名。

被扭曲的娜瓦爾一家,何以為家?

大概就是娜瓦爾遺信中所說的,那點殘存的“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