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昨天,《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僅一個半小時,票房破億,創下國産動畫電影最快破億記錄。
四天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的預售總票房就已經突破8200萬元,豆瓣評分一度穩定在8.8。
正式上映第一天,評分回落了點,目前在8.7。

要知道,近幾年被稱為“國漫之光”的作品不少。
在此之前,評分最高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豆瓣評分8.3,總票房近10億。
這麼看來,《哪吒》最終票房沖擊10億也不是天方夜譚。
得到如此傲人成績和超高評價,這部國漫究竟什麼來頭?
01
制作團隊有多給力
我來給你形容一下

參與這部動畫的出品公司主要有三家:彩條屋影業、可可豆動畫和十月文化。
沒聽說過不要緊,它們制作過的動畫你一定知道。
彩條屋影業,出品過《大魚海棠》和《大護法》。

十月文化則是國内一線三維動畫創意制作公司,代表作就是國漫票房紀錄保持者《大聖歸來》。
票房口碑雙豐收,最終拿下9.56億人民币票房,也曾是暑期檔的現象級作品。

至于可可豆動畫,則是這次《哪吒》的創作主力。
導演餃子,醫學生出身,半路出家迷上動畫制作。
他曾用了三年又八個月的時間,一個人完成了一部16分鐘的動畫短片。
餃子回顧那段經曆時說:“那三年半的時間,我過得跟生活在空間站似的,三點一線:客廳、卧室、廁所。”

就是這部一個人自己消耗自己做出來的短片,當年狂攬國内外三十餘項大獎。
這部《打,打個大西瓜》讓很多人記住“餃子”這個名字的同時,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國漫的另一種可能性——
原來不靠燒錢,不靠外國團隊外援,我們也可以做出能夠被時間記住的國漫出來。

02
既然講神仙故事
就把仙境做出來給你看
在如此強大的制作 BUFF 加持下,它的成品究竟如何呢?
我們先來品鑒一下這部電影的畫面。



前有《大魚海棠》靈氣逼人,後有《大聖歸來》特效眩目。
但《哪吒》的畫面和它們相比,也一點都沒輸。

如果你堅持看完了3個彩蛋,也一定能注意到片尾卡司裡的制作團隊多達20多個,遍布全國各地。
《哪吒》的制作團隊,一共1600人,幾乎是“集全行業力量”制作而成。
單是師徒四人在江山社稷圖中搶筆的場景,光草圖就畫了2個月,總共花了4個月時間。
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幾乎是把中國神話裡那種仙逸的想象體驗直觀地直接擺在了你的眼前。

一定要去影院看動效,靜态根本體現不出來
03
重構内核颠覆形象
魔童哪吒的驚喜在于反差
團隊給力,制作用心的作品太多了,但最後很多都流于形式,輸在了沒能講好故事上。
那麼《哪吒》的表現如何呢?

可以說,《哪吒》對“哪吒”這個形象的改編是颠覆性的。
因為它用了一個古代神話的殼,講的實際是一個高度現代化的故事。
1976年美影廠版本的《哪吒鬧海》依據神話留下“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
随即拔劍自刎的情節,讓哪吒成為了一種永不屈服的自由主義象征。

但在導演餃子這裡,他認為“削肉還父,削骨還母,這個情節充滿了恨意,我想做出充滿愛的電影。”
于是哪吒與父母的關系徹底被颠覆,從一個反叛父權的故事成了一個父母疏于照顧和溝通導緻養出了熊孩子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哪吒背負着“生而為魔,三年後必遭天雷毀滅”的命運。
因此,自出生起世人就對他避之不及,說他是妖,是魔,隻會禍害人間。

面對成見和疏遠,哪吒起了叛逆的念頭——
既然你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偏就做個妖怪樣子給你們看。
于是他越來越出格,闖的禍越來越多,好像隻有如此,才能吸引到别人的注意。
于是哪吒在陳塘關“打砸搶燒”,在善惡之間反複遊走,找不到自我認同與歸屬。

如果說神話裡的哪吒的悲劇是俄狄浦斯式的,那電影中的悲劇則帶有些西西弗斯的意味。
與天鬥與人鬥,奈何鬥不過自己——
我一遍遍地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但他們告訴我那都是謊言。
這是一場,哪吒對自我的救贖。

除了哪吒,電影中其他人物的改編也是别出心裁。
哪吒的母親殷夫人,由溫婉賢良的家庭主婦,變為了一口一個“老娘”的豪放女将;

哪吒師傅太乙真人,由一個慈眉善目的長胡子老頭,變成了一個騎飛豬說川普的胖滾滾仙人。
但要說最帥的,那必須是敖丙,堪稱“整容式”改編。
小夥子一出場我都驚了,這還是那個被哪吒抽了龍筋當腰帶的龍王三太子嗎?

要知道老版《哪吒鬧海》裡的敖丙是長這樣的啊!幸福來得也太突然了吧!

品品新版敖丙這顔值,元始天尊不給個神仙卡都對不起這張臉好伐!
所以,當哪吒和敖丙打起來的時候,我都哀嚎了:“别打了别打了,你倆一起揍申公豹一頓不好嗎?”

很多人看雙子版的海報,就以為敖丙是本片的反派。
敖丙是反派嗎?當然不是,他不過是個背負家族衆望的孩子。
龍族為助其一臂之力,所有龍都拔下了自己身上最堅硬的一片龍鱗,打造堅不可摧的萬鱗甲。
承擔着全族翻身逃離天牢的責任,他怎能後退一步?

龍王是反派嗎?也許是,但龍族盡忠職守卻換來永世不得光明的厄運,又該由誰來負責?
申公豹是反派嗎?或許是的,畢竟他偷了靈珠子,用不正當手段謀私利。
但身為豹子精轉世,無論多麼勤勉,都永無位列仙台的可能,他不過也是一個被命運玩弄的可憐人罷了。
如果非要說誰是壞蛋,那應該就是“命運”本身吧。

雖然電影的劇情和人物,在傳統故事的基礎上都做了不少改編,哪吒從老三變成了獨子,金吒木吒統統消失,靈珠子與雙生的設定也是第一次出現。
但在我看來,這也正是部電影的優秀之處——
先破再立,破得狠,立得也穩。

但要說這部電影的槽點其實也是有的,指紋解鎖、留守兒童、三維彈球等現代元素,有時難免令人跳戲。
放屁、挖鼻屎、火燒褲裆等無厘頭笑點,也算不上十分精緻。

但導演餃子坦言,自己喜愛港片,是周星馳的粉絲。
所以,這些看似“荒誕”笑點,也許有人會喜歡吧。
至少我觀影時所在的場次,全場笑崩的情況不下十次。

電影最後一個彩蛋(是的,這電影有仨彩蛋),是将于2020年上映的電影《姜子牙》的預告片。
雖然隻有一句“姜子牙,你可知罪?”,但我已經嗅到了一絲漫威老賊的氣味。
由此,我們可以窺探到制作團隊的野心。
揣測一下,中國是不是也終于要有自己的英雄宇宙了?
作為《封神演義》的評書粉(?),實在難掩内心的激動啊。
2019年,會是封神宇宙的元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