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樂評人、影評人:青煙嶺】

國慶假期結束後,因為幾部主旋律大片票房高歌猛進,使得今年的國内電影票房成績突破500萬,比起往年同時段,總票房也開始反超,這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事。但和《我的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的高人氣對比,同樣是國慶檔上映的《親密旅行》,熱度和票房就差了很多。

...

這部由知名演員沙溢導演并主演的生活片,自10月3号上映以來,至今10天過去,總票房卻依舊未能突破1千萬,各大網站的評分也相對較低。

但其實就題材而言,《親密旅行》本身是挺吸引人的,它講述的是吊兒郎當的專車司機沈童(沙溢飾),接到一個從北京到舟山的長途訂單,在護送乘客(沙溢兒子飾)的旅途中,兩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旅行結束後,兩顆孤單的心都被治愈。

關于這部電影的題材,有觀衆提到,《親密旅行》和今年3月份熱映的電影《綠皮書》有些類似,當然僅僅說的是題材都以“公路電影”為主,講的是旅途上的故事。不過,《綠皮書》由于在上映前獲得過奧斯卡的加持,所以一經定檔,就已經有了極高的人氣。

《綠皮書》上映後,在很多網站的評分都非常之高,所以第一輪的口碑完成的非常之好。在好評如潮的情況下,《綠皮書》最終在中國斬獲将近5億的票房成績,可謂今年上半年的最大黑馬之一。

...

除了中國以外,《綠皮書》在日本上映50天後緊急追加日語配音版,票房突破18億日元(約1.08億元),是近15年來奧斯卡最佳影片在日本上映的最高票房,同時日本也成為該片全球第三大票倉(前二是北美和中國)。

有了北美、中國、日本的高票房,最終《綠皮書》可謂是小成本電影的逆襲典範,在全世界都擁有了很好的口碑和極高的人氣。

我也是反複觀看過這部影片的,所以今天也想和大家分享幾點我的心得,這幾點看法主要是針對《綠皮書》的淚點時刻。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工作和音樂有關(撰寫樂評),我每次在男主彈鋼琴的時候,都覺得很是淚奔。

唐·雪利彈鋼琴的時候,真的太有魅力了,雖然聽不懂他彈奏的是什麼曲子、什麼風格,但那個抑揚頓挫,以及專注的神情,謝幕時自信的笑容,一切都那麼完美,令人陶醉。

我們的一生,能有幸擁有這樣的一項技能嗎?很多人恐怕是沒有的。唐·雪利令人贊歎,也讓人無比羨慕。

偏偏這樣一個完美的音樂天才,在那樣的年代卻要面對種族歧視,以及性取向的諸多困擾,再加上親人疏遠,他個人也是非常孤單的。從這個層面來講,比起我們普通人來講,他雖然多了令人羨慕的專業能力,卻也失去了很多,特别是家人這一塊。

...

所以,在電影中,當家庭其樂融融的另一位白人男主托尼告訴唐·雪利,自己謀生有多麼艱辛時,唐·雪利瞬間爆發,對于自己受到種族歧視、性取向歧視,以及家人的不睦,一股腦兒全部傾吐。

這一幕發生在暴雨時,觀衆的眼淚也都淚如雨下。很難說在那個年代,這位生活在社會高層的黑人藝術家更加值得同情,還是另一位和我們一樣的普通勞苦大衆更顯可憐。

...

電影《綠皮書》中,兩個月的旅程裡,幾乎每一站都有兩位主角的樂趣和矛盾存在,所以一直吸引着觀衆看下去,甚至反複觀看都不覺無聊。

後來幾次再看《綠皮書》,除了會被兩位男主角的互動逗樂,被唐·雪利的琴技折服,每次也都能捕捉到新的趣味。比如唐·雪利幫助托尼給他老婆寫情書,比如他們路過黑人們勞作的地方時,唐·雪利和大家的對視,再比如對于炸雞的這個細節,劇中也反複多次出現,不論是在旅途的車裡,還是大氣磅礴的宴會現場,各種反差和對比,令人身臨其境、久久難忘。

...

《綠皮書》這部電影時長有兩個多小時,近130分鐘,每次看它,卻覺得時間像幾分鐘那麼快,太過瘾又太不過瘾。看兩位影帝飙戲的感覺真是非比尋常,那種迸發的微妙樂趣,那種内斂的儒雅溫柔,真是讓人陶醉、淪陷。

半年多過去了,如果要說今年我最難忘的影片,那一定就是這部《綠皮書》了,私心而論,喜歡它的原因,不是因為它獲得了奧斯卡的認證,不是因為它奪得多少票房,甚至不是因為它有多麼重要的社會意義比如種族歧視等,單純隻是兩位朋友之間的良好互動,也足以讓它成為永恒的經典。

...

故事的最後,唐·雪利來到托尼家裡,他擁抱了托尼的老婆,并對他說:謝謝你讓我分享了你的老公。這話有點甜蜜、暧昧,也許經過兩個月的旅程,唐·雪利多次受到托尼的幫助,他可能已經愛上了這位平民“英雄”,而托尼也許因為是直男,并且阖家歡樂,所以并不能感知到這份喜歡。這遺憾嗎?當然不,因為友情本身也是偉大而永恒的情感,更何況,唐·雪利也許愛上的隻是這份友誼,而不是這個男人本身呢?這誰又能猜到?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作者:青煙嶺,華語流行音樂樂評人,也接手影視劇宣傳。推廣、約稿事宜,可私信,或聯絡“青煙嶺”的同名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