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二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很多人這個時候在學習、讀書。周末還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遊樂園。12歲的時候不用擔心食物、不用擔心生活、不用操心金錢。

但電影《迦百農》中12歲的贊恩卻不得不為了生活一個人推車運煤氣罐、一個人雙手挂滿了袋子。最初看到很好奇這個小小身軀怎麼有這麼大的力量,後來便覺得生活真的讓人不得不低頭。

所有不過是生活所迫。他們租住房子,他們是黑戶,他還有弟弟妹妹。

他不能去上學,盡管去學校還可能會有補助,他還可以把學校剩飯給弟弟妹妹,學校還會發床。他還是不能去學校。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時間久了,贊恩好像也接受了這樣的處境,不管生活給了多大壓力,家人還在啊,還有自己的弟弟妹妹們。

生活如此不易,上帝給贊恩的生活關上了門之後又關上了一扇窗。妹妹開始經曆大人們口中的“成熟”,這意味着她可能會被随便賣給别人。贊恩叮囑妹妹不要被大家發現,還叮囑她不要把垃圾随便扔掉。

但大人們不會管這麼多,妹妹還是要被送給雜貨商。贊恩和媽媽厮打、叫喊,妹妹還是被送走了。贊恩失望、絕望、離開了這個家。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離家之後遇見了哈瑞,一個帶着孩子約拿斯同樣是黑戶的女人。哈瑞為了僞造高價的身份證明隻能不停工作,她的母親還以為她在讀書。給母親打電話的那一段真的讓人心疼。

哈瑞沒有拿到身份證明就被抓住了。贊恩不得不帶着約拿斯生活。他們沒錢、沒食物,贊恩不得已搶其他孩子食物、玩具給約拿斯。他們又經曆了沒水、被趕出去的日子。

贊恩也有嘗試把約拿斯放在路邊讓别人領走,最後卻放棄了。他或許是在害怕約拿斯會有和自己一樣的日子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因為做生意的小女孩,贊恩開始想離開這個地方。他開始帶着約拿斯賣所謂的“糖水”,因為賣這個被驅打,他不得不放棄自己賺錢的想法。他最後還是把約拿斯賣給了商戶。他答應會給約拿斯找一個好人家,還會帶自己去另一個地方。

贊恩必須回家拿自己證明,卻意外知道妹妹死了,他們她說不見了。他就拿着刀要去捅雜貨商,說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不見了。他也因此被判刑五年。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贊恩因為在獄中看到一檔節目而通過這個節目把父母告上了法庭,告他們沒有撫養他。

這一段讓人真的讓我想到了很多。其實很多人的境遇和贊恩也算是相似,每一個留守兒童不都是贊恩的一部分映射嗎?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父母生了他們,卻把他們交給了爺爺奶奶去撫養。把不能陪伴說成生活所迫。贊恩的爸爸說:“你有沒有想過,這不是我們的錯。如果我有選擇,我可能會比你們所有人好。”

因為你們别無選擇,就選擇了養活他們,不去教育他們、給他們愛與希望,讓他們早早對這個社會失望。贊恩獨自一人面對他口中這個婊子一樣的生活。

小小年紀因為被趕出去自己賺的錢還在屋裡而去砸鎖,因為砸鎖和哈瑞的鄰居吵架,賣不允許的“糖水”,為妹妹安排生活,盡管最後沒有如他所願。

因為你們不能陪伴,他們敏感,缺少安全感。他們獨來獨往,害怕被愛。看到贊恩就想起那些敏感的孩子,他們從小缺少安全感,他們不願意和别人接觸,他們獨自承擔,夜裡獨自哭泣。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贊恩父母骨子裡是愛他的,生活所迫也是真的。妹妹離去後,再次懷孕的媽媽去監獄看贊恩時這樣給她說:“當上帝拿走了你的一些東西,他會給你另外的東西作為回報。”

媽媽把肚子裡的這個孩子當做上帝的回報,甚至為這個孩子想好了名字。但媽媽是自私的,他沒有想到這個孩子對贊恩、對弟弟妹妹們是不是回報。這個孩子以後或許和贊恩一樣工作,或許也會受到侮辱,遭受毆打。這是一種回報嗎?

電影的最後,哈瑞還是和自己兒子約拿斯在一起了。哈瑞緊緊抱着兒子,流下眼淚。這一幕讓我想起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中的沙希達和媽媽見面的時候,一樣的眼淚,母親的眼淚。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的最後在贊恩拍護照照片的時候結束了。笑一個,贊恩的那個笑容讓之前的痛苦都不算什麼了。

生活是個婊子,但會善待每一個有愛心又懷有良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