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初心肯定是好的,但有時候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轉型團夥》,個人認為前段隻能打3分。首先,人設不切實際。一個煤老闆被發小忽悠來拍黑幫電影,找了一個過氣影帝和一個人氣童星,這個影帝隻是因為拍了一部不出彩的電影就過氣了,這現實嗎?一個童星卻有一個蹲監獄的父親,這種可能性在現實中有多大?娛樂圈是一個很注重人設的圈子,一個擁有黑曆史家庭的男孩,有多少公司願意捧他?再者、情節混亂不堪。導演和投資人打着讓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旗号,并為自己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可片中沒有一個人在為自己的夢想負責:導演對現場沒有一點的掌控力,動不動就出現什麼狀況,投資人确定是來拍戲的不是來泡妞的?宇哥身為一個過氣演員想拍的是文藝片,費曼動不動就耍大牌,旁邊還總是跟着一群殺馬特是什麼鬼?最坑的是一個黑社會B哥竟然為了拍電影就從良了?實在是要多離譜就有多離譜。最後畫面确實有點老香港片的味道,但加上東北的喜劇片效果,感覺弄成了個四不像,看舒君是很喜歡吳鎮宇的,但對這部電影真的很失望。

看了電影簡介之後,我發現導演是吳鎮宇,費曼是他的親兒子,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怪不得這孩子演成這樣還能當主演了(費曼設計的台詞很有靈氣,但……),宇哥為了他兒子的未來也是煞費苦心,或者讓自己的孩子循序漸進一點更好吧。當然,影片中還是有讓人眼睛一亮的地方,比如吳鎮宇的演技,從演過氣明星到一個黑幫老大,前後的反差感還有對角色的代入感真的特别強,還有失憶後的收小弟,搶麻将館,曬馬談判等一氣呵成,甚至把辦舞廳、開麻将館、代客停車、收保護費說得這麼正義凜然,這一段個人感覺可以打8分,當然,前提是這是一部黑幫片,可影片定位的是喜劇片。

說到這裡,個人想吐槽一下,這部電影在最後的結尾作為紀錄片獲得了印度的某獎項,要不是導演把它定義為喜劇片,個人真的會覺得這部電影是紀錄片。因為這是講述一群電影人拍電影的故事,很像我之前看的《攝像機,不要停!》這部片子,裡面也有各種各樣奇葩的人員,比如不能噴血漿如花瓶般的女主角,時不時耍大牌的男主角,嗜酒如命的攝影師,隻能喝軟水的錄音師……但與《轉型團夥》中的人不一樣的是,每一個人最後都為電影獻了身。

最後總結一下吧,影片想表達的東西很多,但個人感覺沒有突出點,不管拍電影的艱難或者吳鎮宇與費曼的父子情,都沒有特别讓觀衆觸動到的地方。爛片雖是爛片,不過體驗了一番看爛片的樂趣也是好的吧,至少還是有一點笑點的,希望影帝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更出色的電影吧,還有喬杉,不要再消耗觀衆對你的期盼了……——看舒君寫于2019年4月20日 下篇《複仇者聯盟4》将更新于201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