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北说:“一个害怕面对失败,害怕面对自己的人,就是个废物”。《一点就到家》这部电影中,三人创业路上最大的磨难与分歧就在这里。或许他没错,他当时想要的是一份成功的创业结果,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彭秀兵和李邵群想的是改变,不光改变黄路村,也是改变国外市场的一种固有偏见。最终他们成功了,他们创业的路很顺,天时地利人和,像那只站在风口的猪一样充满童话的梦境感,现实中的创业比这要难得多,但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营造的理想中所不断滋生的生机。

  魏晋北的社畜,他的失眠,他不断涌现出的焦虑,他踌躇不前又勇往直前是现时代多少年轻人的映射。或许魏晋北不去黄路村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他可能不会这么快活。因为当他从追逐意义上的成功,或者说是他人眼里的成功时,他茫茫然而没有出路,他永远没有他想要到达的终点。他就像是遭到了诅咒,而这诅咒来源于他自己,他使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地狱。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那个指引他回黄路村的小虫子只是他内心的影子,他开始成为自己了,当他敢于为自己认可的事业孤注一掷时,也就达到一种自我的成就,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彭秀兵是个很有梦想的小人物,黝黑的皮肤,憨实的表情,他普通却也伟大,就像他说“我们不是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敢于永远快乐生活是很难的,能永远对生活充满认同,能不怕失败,慨然说还有很多个十年真的很伟大。他努力,拼命努力,十年攒了19万,他想改变黄路村,带着傻傻的天真,或许,没有魏晋北他也能成功,因为他自信也谦卑,努力成长着。他有同理心,“外面的路走得慢,但是家乡的路任你闯”,家乡在他的生命里,在他未来的规划里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天真也质朴,有责任感也勇于承担,与黄路村老老少少的感情在他看来是比钱,是比成功更重要的。这不是一种伪善,而是一种良善。他很真实,而这种真实同生命的自信联结在一起。这部电影充分肯定了我们个人作为自己的价值,却也没否定我们身为集体一分子的责任和人情。

  “你听到远山树林的味道了吗?”这味道是什么?是平和,是安心,是生在黄路村的国产普洱咖啡,也是李邵群独有的固执的坚守。普洱也好,咖啡也好,他的普洱咖啡是他和父亲的联系,由对抗开始,而终归于融合。李邵群的热爱并不是自小就有,而是由对抗而起,因证明而生,但他也告诉我们,热爱由偶然而生,却需从一而终。

  我们多少背离过自己的目标,也多少降格过我们的梦想,我们曾经有过成功的渴望,但总是遭遇挫折,终究因此被压抑而至温顺。魏晋北,彭秀兵,李邵群,他们三个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见了彼此,李邵群有咖啡技术,彭秀兵的物流加上魏晋北的电商,他们的相遇本身就充满了命运般的希望和圆满,但他们也用自己的坚守向我们展示了坚守的可贵。

  在哪里,是大城市还是乡村留下脚印都不重要,人生路远,但我们应该明心,应该做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