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Tal 講到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案例。

哈佛的一名商學院教授,曾在二十年間追蹤采集哈佛MBA畢業生的大量信息進行研究。

他發現,這些畢業生在社會上都取得了成功,但其中一小部分人格外卓越,無論是事業、影響力,還是生活質量。

而這一小部分人有别于其他人的重要一點就是他們真的相信自己。 


01


這聽起來似乎沒什麼特别,但其實真正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人,卻并不多。

David Henry Thoreau 曾說: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大多數人悄無聲息地過着絕望的生活。

而這一小部分人,

他們有強大的信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從中尋找學習和成長機會。

他們也會承認自己的弱點,但眼光卻始終集中在自己的長處。

他們也會沮喪、痛苦,但他們會接受現實并積極重建。

……

總之,他們習慣并懂得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解釋事物。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02


欠缺這一能力的人,狀況則恰恰相反。

他們一遇到問題就會否定自己,給自己各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常常陷入焦慮、絕望的情緒………

他們很容易走入非理性的思想誤區:


誇大:誇大已發生的事實。

          (這道題我不會做,是我太笨不聰明。)

縮小:狹隘視野,忽略正面信息。

          (雖然有十個同學贊成我的建議,但還有兩個反對的,我還是太失敗了。)

捏造:無中生有,将情緒當做現實。

          (我很愛哭,我不是個好孩子。)


可見,境由心生。

看待事物的方式會影響人們的情緒、行為與幸福感。

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養成積極的認知方式,使他們在将來的道路上所向披靡?


03


當一件事情發生,如何解讀它,往往比事件本身更重要。

首先,這裡需要引入目前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手段——認知療法 

原理:事件——評價或想法——情感和行動

解釋:改變非理性的負面情緒或行動,需要糾正被扭曲的 評價或想法,通過認知重建走向理性、真實、積極。

當孩子遇到挫折,陷入非理性認知與消極情緒時,

我們可以先幫助孩子進行“對号入座”,看看孩子是進入了哪個思想誤區,

接下來,對症下藥。


04


第一步,認清現實。

引導孩子對自己的非理性判斷提出質疑,是否真實與客觀?是否做到了放眼全局?

如果是誇大了某個問題,

那就幫孩子分析,事實上情況并沒有那麼糟。

如果是隻看到了負面信息,

那就提醒孩子關注一下正面信息。

如果是過度苛責自己或别人,

那就幫助孩子放松下來,面對現實,承擔相應的責任。


過度悲觀或粉飾太平都無益于解決問題,

走出思想誤區、認清現實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05


第二步,積極重建。

坦然接受壞的事情與負面情緒。

焦慮、憤怒、沮喪是人類正常的情感,無需壓抑或回避。

引導孩子學會從其他角度诠釋問題。

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将思路轉移到積極解決問題中去。

學會在問題中積極尋找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在一次次磨練中,幫助孩子逐漸養成積極的認知習慣,并内化為一種思維能力,他的一生都将樂觀向上、受益無窮。


06


再高深的道理,也都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

有一部電影,我認為它很好地展示了大人如何幫助孩子進行認知重建,它就是電影《奇迹男孩》。

天生面部缺陷的男孩奧吉上學了,他在學校受到了一些同學的嘲諷,回家後很難過。


...

...

...

...

...

奧吉的非理性認知:

人們永遠都隻會看長相。(誇大事實)

媽媽對奧吉的認知重建:

外貌這張地圖,記錄我們走過的路途,從不醜陋。(理性客觀)


看完整部電影,你會發現,奧吉的家人太會說話了,他們不斷幫助奧吉進行認知重建,句句都是經典。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家人,奧吉才會充滿自信。

當他仰望月球,才會說出這樣的話:“總有一天我會上去的。”

...


同步于我的個人公衆号:維尼媽媽的時光機

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