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朋友一起去影院看了最近呼聲很高的愛情片《比悲傷還悲傷的故事》,進場前和朋友打趣着互相問是否帶夠了紙巾。雖然我也因為悲傷的劇情留下了眼淚,但是總的感受不是很好,似乎被強行灌下了片方熬好的一鍋悲傷濃湯,如果說這種販賣悲傷情緒的做法,我不是很認同,那影片的結局簡直是在标榜脆弱,讓我更不能忍。車禍癌症的狗血劇情都不談了,但如果隻有殉情的愛情才是最好的愛情,我怕這種奇葩的價值觀世界觀真的會帶歪現在年輕的小朋友們。 (以下内容涉及劇透)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海報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走了,活着是否還有意義?

      男孩哲凱的父親因白血病去世,母親留下足夠他長大成年的錢後,狠心地抛下了他。他的世界開始無助,灰暗,似乎活着就是一種懲罰。直到遇見Cream,一個讓他的生命重新鮮活起來的女孩。一個因車禍失去了父母妹妹,仿佛被全世界遺棄的同樣孤獨的靈魂。故事叙述到這裡,我并沒有留下眼淚,因為總是感覺哪裡不太真實。故事需要主人公慘,于是兩個人完全地沒有了家庭,隻能相依為命。如果現實當中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或多或少他們的生命中也會出現一兩個對他們的人生有特殊意義的其他人,而電影中的他們,除了彼此就已經和這個世界不再有任何的關聯了。且不論這種事情發生在現實中的可能性有多高,就問問自己生命僅僅存在于兩個人的關系當中嗎?未免也将生命描述得太過于輕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相信每個人的内心,都有那麼一個愛到無法自拔,感覺自己随時可以為他獻出生命的人。但如果真實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失去了一個如此重要的人,也不會選擇随他而去。因為真實的社會關系中,我們一定還有一些人需要我們堅強地活下去,而不是任性地去死。

脆弱,是不值得标榜的!

      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不想苟活于世。表面看起來沒毛病,認為愛情就是自己的全部,這世界上的大多數癡男怨女可能感覺應該很正常。但是我想說,這真的很幼稚。首先問問自己,你愛着的這個人,他即使是要離開這個世界,是否也希望你能好好活着?如果不是,那我隻能說那些一起殉情的情侶是因為全世界對他們的阻撓,而以死明志。如果正常相愛的兩個情侶,即使其中有一個會先離開這個世界,那也不會想要對方跟着自己去死的。


...
《戀空》劇照,女主角美嘉懷着對永逝的弘樹的愛堅強地活下去。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部11年前的日本愛情電影《戀空》,同樣是男主角弘樹因病離世,但女主角美嘉的選擇不是跟随着弘樹去死,而是帶着對他的愛繼續地活下去。當時也有很多人吐槽《戀空》的劇情狗血,但相比《悲傷》,戀空從人性的角度顯得更為真實。戀人永逝,我會懷着對他的愛,勇敢地活下去,帶着你的那份生命,一起活下去。現實生活中,如果戀人離世,我們便都輕生,世界人口大概會少四分之一吧。不排除把愛情當做生命的人,會選擇像Cream一樣,為愛情殉葬。但這類人情感脆弱,人生除了珍視的愛情,其他的都可以不用負責任。一個真實世界的人,除了愛,還有責任,無論是對家人朋友或是對社會大衆,都是有一部分的責任在的。生而為人,我們不隻是為了愛而活下去,同時我們也承擔着對這個世界的責任。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雖然已經被說爛了,還是借用表達一下。一個正常的人,首先是有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接着才有愛與歸屬以及尊重的需求,而最終的人生高度,是對于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在這部電影中,Cream的人生走到了“愛”的層級,卻放棄了後面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愛,我不能活。換句話說,我脆弱,我有理。這世界确實有很多脆弱的人,我内心是很同情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愛情上。

家國大愛與個人情感無法對比,為家國殉難很崇高,但如果認為殉情很高級,那就更糟糕了。

      和朋友走出影院,她沒有哭,她說她的淚點很高,沒哭但是覺得故事還挺不錯的。我正好和她相反,我雖然哭了,但并不是認為故事很好,而是我淚點确實低,更多的是因為音樂及演員的表情,讓我産生了一部分的共情。音樂的神奇之處在于,即使你不知道它在表達什麼卻仍然可以感受它,大多數人在第一次在現場聆聽交響樂的時候,内心都極容易被感染而潸然淚下。而演員貼近真實的表演,也讓觀衆一同沉浸在悲傷的情緒當中。陳意涵和劉以豪的演技,也讓大家感受到男女主角的情感,為之動容。但整個故事的敗筆,除了大家都在吐槽的坑男二的奇葩價值觀,就是這個标榜脆弱了。

...
《無問西東》海報,四位主角面對困惑、掙紮、選擇時的勇敢無畏令人動容。

      相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像《無問西東》裡的那種家國大愛,或是努力從自我掙紮中解脫,或是戰勝了對人生的考驗,都無比地令人動容,因為角色的勇敢和拼搏,永遠在激勵着人們懷揣着希望,努力前行。在情感中,親情比愛情更打動人,家國大愛比小情小愛更宏大感人。而生死更是動人故事當中最抽中淚點的部分,所以今天我在影院留下的那些眼淚,大概是來自于哲凱的離去,生命逝去永遠無法挽回,也許是讓我聯想到這世間許多身患重疾恐将離世的那麼多鮮活生命,為他們感到惋惜。

...
《一公升的眼淚》海報

      2005年的日劇《一公升的眼淚》也是賺足了觀衆的眼淚,主要是因為這個角色真實,而故事也是通過真人真事改編。池内亞也15歲便換上了重大疾病——小腦脊髓變性症,但從不能理解“為什麼病魔會選上我?”到下定決心努力無悔地度過每一天,不給自己的青春留下一絲遺憾。這個十幾歲的鮮活生命曆經了怎樣的内心掙紮,留下過多少不甘的淚水,卻又鼓起了多大的勇氣來重新樂觀地面對這注定悲劇的生命。堅強的内心,更能赢得觀衆的認同。而《悲傷》的結局,故事像讓觀衆同情女主的脆弱,認同她對愛情的忠誠,用殉情來讓愛情升華,這真是可怕的表現手法,特别是年輕的學生們,在最感性的時期,如果被這樣的價值觀所影響,那是狠有可能會引導孩子們走向極端的。影片想要販賣悲傷,我能理解。但是标榜脆弱,甚至是以錯誤的價值觀引導年輕人,真的是太過分了。